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思想•政治
 
从“知道”到“做到”: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路径 ​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admin 时间:2023-8-18 17:01:23 阅读:228次 【字体:

从“知道”到“做到”: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路径



摘 要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升心理健康素养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心理健康素养是个体在促进自身及他人心理健康,应对自身及他人心理疾病方面所养成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习惯。目前,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水平较低,表现为对心理疾病识别和应对的知识匮乏、心理疾病污名化、出现问题后寻求专业帮助的意愿不高等。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应着力加强三方面的工作:心理疾病知识宣传教育、心理疾病去污名化教育、专业心理求助意愿培育,从而增进学生的相关知识、扭转态度、改善行为习惯,实现从“知道”到“做到”的提升。

关键词 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心理健康教育路径

作者简介 许世梅,福州大学学生工作部(处)心理中心,副教授;柯江锋,福州大学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副研究员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凸显。《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指出,我国目前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人数呈逐年增多趋势,抑郁症和焦虑障碍的患病率分别为2.1%和4.98%。其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引人注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中提到,14.8%的青少年有抑郁风险,这一数据高于成年群体。《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进一步揭示,抑郁症发病群体呈年轻化趋势,其中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约占抑郁症总人数的30%。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22年面向全国24,758名中小学生的调研发现,高达31.3%的学生有焦虑问题。可见,青少年的抑郁焦虑问题不容乐观,学生心理问题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国家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力度也在不断加大。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强调要全方位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提升心理健康素养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1]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素养?当前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提升呢?

一、心理健康素养的概念

心理健康素养(Mental Health Literacy)的概念最初是由焦尔姆(Jorm)在1997年提出的,它是指“帮助个体认识、处理或预防心理疾病的相关知识和信念”[2],偏重于对自身心理疾病的应对。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促使心理健康素养概念得到进一步拓展。江光荣等(2020)在已有概念基础上添加心理健康促进的部分和他人的部分,完善了心理健康素养的概念,提出心理健康素养是“个体在促进自身及他人心理健康,应对自身及他人心理疾病方面所养成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习惯”[3]。可见,心理健康素养在结构上是由“心理疾病应对—心理健康促进”和“自我—他人”两个维度构成,在内容上由知识、态度、行为习惯三个方面组成。两个维度和三个方面共同组成了心理健康素养的六大内容,分别是:①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和观念;②心理疾病相关的知识和观念;③维护和促进自身心理健康的态度和习惯;④维护和促进他人心理健康的态度和习惯;⑤应对自身心理疾病的态度和习惯;⑥应对他人心理疾病的态度和习惯。其中,①和②是构成心理健康素养的认知基础。③和⑤可以归纳为自助心理健康素养,具体来说,就是个体重视自身健康、对自身心理状况的觉察和了解,以及能恰当地自助与求助。④和⑥可以归纳为助人心理健康素养,具体来说,就是具有心理学思维,重视他人的心理健康,对他人的心理状态敏于觉察,以及恰当地帮助他人应对心理疾病、维护心理健康。

二、当前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心理健康素养水平较低。《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指出,当前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达标率仅为14.24%,这离《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制定的“到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30%”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近年来实证研究也发现,大学生[4]和中学生[5]的心理健康素养较低。具体表现为:对心理疾病识别和应对的知识匮乏、心理疾病污名化、出现问题后寻求专业帮助的意愿不高。

(一)对心理疾病识别和应对的知识匮乏

在心理健康素养知识方面,多数学生能了解基本的心理健康促进知识,但不太了解心理疾病的识别和应对。[6]调研发现,学生对心理问题具体症状和出现心理问题后如何求助的知晓率都不高,仅为10.1%和26.5%。[7]缺乏心理疾病识别和应对知识会导致学生出现“已得病但不知患病”的现象,也会直接对心理健康素养态度造成不良影响。究其原因,一是因为相关知识宣传教育不足,导致一些学生对心理疾病及其应对存在不少误区,比如认为有心理疾病很丢脸,出现心理疾病后讳疾忌医。二是因为当前宣传教育的形式以教师讲授、单向输出为主,互动程度不够,难以针对性把握学生需求,不易引起兴趣。

(二)心理疾病污名化

在心理健康素养态度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心理疾病污名化。污名化是指个体因不受欢迎的特征而被贴负性标签、被貶低、被侮辱等。一项面向大众的调研发现,超过70%的人对心理疾病患者存在污名化,比如“心理疾病患者和普通人不一样”“有他们在附近觉得不安全”[8]。心理疾病污名化会影响心理健康素养的行为习惯,产生“帮助—否定效应”,即认为寻求帮助是暴露自己的缺点,是对自己的一种否定,个体因此拒绝谈论有关自身心理健康的话题,拒绝或回避求助。心理疾病污名化的原因主要是心理疾病科普的缺位。当前的心理科普主要偏向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但对心理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应对方式宣传较少,导致不少学生对心理疾病的认知和了解程度不深,不能正确对待心理疾病,不愿了解求助渠道,也不愿他人知晓,甚至产生抵触心理。

(三)出现问题后寻求专业帮助的意愿不高

在心理健康素养行为习惯方面,主要表现为出现问题后寻求专业帮助的意愿不高。青少年遇到心理问题后主要求助渠道是非专业帮助(家人、朋友等),而不是专业帮助(心理咨询师或医院心理科等)。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青少年对专业心理帮助普遍缺乏了解和信任,不了解心理健康服务资源的内容和获取渠道,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性不够信任,担心隐私泄露,担心求助无用;二是社会公众对心理疾病的包容度不够,对专业求助的认可度不足。这导致了一部分青少年对专业心理帮助持消极甚至回避态度。他们遇到心理问题时,往往第一反应是求助同学、家人、朋友等非专业人士。

三、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路径

学生所处的青少年阶段是人生中的“拔节孕穗期”,这个时期也是提升心理健康素养的重要时期。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获取心理健康促进知识与技能,正确识别和应对心理疾病,最终达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目标。基于对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应从以下三点着力:心理疾病知识宣传教育、心理疾病去污名化教育、专业心理求助意愿培育。通过这三大着力点,促进学生在心理健康素养尤其是心理疾病识别应对知识的增长,扭转对心理疾病的污名化的态度,改善求助方面的行为习惯,实现心理健康素养从“知道”到“做到”的提升。

(一)加强心理疾病知识宣传教育

“知道”是基础。知识层面的输入是改变和行动的保障。应通过融入课程教学、提高互动程度、把握关键期三个方面加强心理疾病识别与应对知识宣传教育,消除学生对心理疾病的认识误区,增进了解,重塑认知。

首先,融入课程教学。将健康生活的理念、心理健康的维护、心理疾病的识别与应对等知识全程贯穿于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心理疾病观,形成“人的内心和身体一样有时会生病”的观念。针对学生比较匮乏的心理疾病识别和应对的知识,重点科普以下内容: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等常见精神疾病的典型症状及识别;如何及时察觉自身心理状态;应对自身心理疾病时如何自我调适及求助;如何敏锐觉察他人心理状态;对他人的心理疾病如何接纳及帮助对方等。着重提高学生对自身和他人心理疾病的识别率,增强日常心理保健意识,减少对心理疾病的偏见,促进自助与助人。

其次,提高互动程度。一项对中国人心理健康素养干预效果的元分析指出:互动对知识的干预效果十分显著,干预者与被干预者之间的高互动比低互动的干预效果更好,被干预者之间有互动比无互动的干预效果更好。[9]因此,在心理疾病识别和应对知识的宣传教育上,可通过以下方式增强互动:采用情景模拟法来实施课程教学,师生均在其中扮演角色,通过师生的互动与交流,增强学生对心理疾病的认知;设计心理疾病专题知识辩论赛,学生参与其中,增强与其他学生的互动性;推广小组学习模式,通过小组内部学生的合作与互动,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促进学生对心理知识的掌握;借鉴加拿大的“培训培训者”模式,先由心理专家对教师进行心理疾病知识的培训,再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培训,将心理疾病科普转化为日常教学的一部分。

最后,把握关键期。关键期是指对特定技能或行为模式发展最敏感的时期。在这期间进行教育,能事半功倍。受限于认知与思维的发展,10岁以前的学生还不能形成和理解心理疾病的概念。[10]约75%心理疾病发病于青春期[11],而青春期的个体不管理解能力还是思维水平都在不断提高。因此,研究者认为,小学高年级至初中阶段,即11—14岁之间是进行心理健康素养提升的关键时期。[12]心理疾病知识宣传教育也应把握11—14岁这个教育的关键期,以问题为导向,根据青春期学生的需求,重点选择相应内容。

(二)加强心理疾病去污名化教育

“修通”是根本。态度层面的改变最难,但只有改变了态度,才能为行为改变铺垫基础。应通过推行心理健康扫盲计划、增加接触体验、减少大众传媒标签化传播等三个方面加强心理疾病去污名化教育,减少学生对心理疾病的污名化和病耻感。

首先,推行心理健康扫盲计划。重点放在对一般心理问题、常见心理疾病和精神障碍的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的科普上。研究发现,越将精神疾病归因于生物学,人们对精神疾病的接受度就越低,污名化就越厉害;而将精神疾病归因于社会心理方面,精神疾病的污名化越少。[13]因此,扫盲计划中对心理疾病的发病解释部分应着重从生物、心理、社会、文化等多种影响因素角度出发,而不是只强调疾病的生物医学因素。

其次,增加接触体验。接触分为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二者均对减少污名化具有明显效果。[14]因此,可考虑增加学生的接触体验来减少心理疾病污名化。一是增加直接接触的体验,可在心理健康课课堂上或心理专题讲座中,邀请心理疾病患者向学生讲述个人的患病和应对经历,也可安排学生参加心理护理的相关志愿者活动,在现实接触中减少污名化。二是增加间接接触的体验,在心理健康知识宣教中,播放心理疾病患者的个人讲述视频或相关纪录片、电影等,也可展现心理疾病患者和普通人相处的科普画面。

最后,减少大众传媒标签化传播。作为社会公共资源之一的大众传媒应肩负起正面引导社会的责任。[15]大众传媒如果在传播过程中,给传播的内容贴上固定的刻板化标签,比如,把心理疾病贴上负面标签,“危险”“不可控”“攻击”等,那么受众就会先入为主,容易对心理疾病產生刻板负面印象,助长污名化。因此,应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监管和干预,减少标签化传播,营造健康的心理舆论氛围,消除对心理疾病的刻板印象。

(三)加强专业心理求助意愿培育

“做到”是关键。行为层面的改变最重要,这意味着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真正实现了。帮助学生“知道”心理疾病识别和应对知识,“修通”固有的对心理疾病污名化态度之后,还需要帮助他们提升专业心理求助意愿,通过加大心理健康服务资源的推送、确保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性、提高专业求助的社会容认度,真正“做到”将知识运用于实践,遇到问题时主动求助。

首先,加大心理健康服务资源的推送。已有研究发现,相比曾求助者,未曾求助者的心理求助病耻感更强,倾向自行解决问题。[16]培育专业心理求助意愿要努力推送校内外心理健康服务资源,使得学生能及时了解心理健康服务资源的获取方式和使用方式,比如,校内的心理咨询机构地点和预约方式,校外社会求助机构名单目录和服务内容,国内的心理热线号码等。学校可通过心理健康课程、心理专题讲座、心理主题活动、心理班会、新媒体宣传、心理中心打卡等方式加大心理健康服务资源的宣传力度,鼓励学生接触心理健康服务,增加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资源的认识度和了解度,减少对专业心理求助的疑虑感和病耻感。

其次,确保心理健康服务资源的专业性。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对心理求助的信任度。因此,确保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性也很重要。应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供给者的专业性,提高心理健康服务的质量,强化对心理工作者的资质审核,定期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严格工作伦理要求,提高心理工作技能,树立良好的专业形象。同时还要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供给机制的专业性,提高心理健康服务的数量,改善硬件设施,畅通心理健康服务预约和使用流程,让需要帮助的学生能够更加及时获取有效的帮助资源。研究表明,污名和自我表露恐惧会负向预测线下心理咨询态度,但对网络咨询态度没有影响。[17]这说明对于部分不愿求助线下心理健康服务的学生,可以考虑增加网络心理健康服务资源的供给,比如开通线上心理咨询服务、线上心理测评服务、线上心灵树洞等。

最后,提高专业求助的社会容认度。社会容认度是指个体感知到的社会大众对自己的问题和求助行为的容纳程度和接受程度,它是影响专业求助的重要因素,社会容认度越高,个体越可能求助。[18]可通过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心理疾病、心理求助的科学认识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素养,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包容性的学校环境。可通过家校沟通、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讲座等,改善学生家长对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的认知与应对,推动支持性的家庭环境建设,引导孩子正视问题,主动面对。可通过心理主题宣传、心理教育进社区等方式,减少社会公众对心理疾病的污名化,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求助行为高容认度的社会环境,传递“求助是强者的表现”等信念,增加学生的专业求助意愿。

参考文献:

[1]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2019年7月23日新闻发布会介绍健康中国行动之心理健康促进行动[EB/OL].[2023-5-23].http://www.nhc.gov.cn/xwzb/webcontroller.do?titleSeq=11178&gecstype=1.

[2]JORM A F,KORTEN A E,JACOMB P A,et al. "Mental health literacy": a survey of the public's ability to recognise mental disorders and their beliefs about the effectiveness of treatment[J]. 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1997,166(4):182.

[3]江光荣,赵春晓,韦辉,等.心理健康素养:内涵、测量与新概念框架[J].心理科学,2020(1):7.

[4]丁闽江,苏婷茹.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现状分析及提升策略[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0,24(2):66-72+111.

[5]杨钰立,陈泓桦,王玲莉,等.贵州省中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21,48(22):4085-4089+4098.

[6]高旭,李凤兰,李虹韦.大学生心理卫生素养的现状调查[J].高教论坛,2019,No.236(6):7-13+33.

[7]唐铭民,徐双,叶晓舸,等.成都市2区市中学生心理卫生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调查[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8,34(11):1384-1387.

[8]江光榮,李丹阳,任志洪,等.中国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的现状与特点[J].心理学报,2021,53(2):182-201.

[9]任志洪,赵春晓,田凡,等.中国人心理健康素养干预效果的元分析[J].心理学报,2020,52(4):497-521.

[10]COLES M E,RAVID A,GIBB B,et al.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literacy: young people's knowledge of depression and social anxiety disorder[J].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2016,58(1):57-62.

[11]KESSLER R C,BERGLUND P,DEMLER O,et al.Lifetime prevalence and age-of-onset distributions of DSM-IV disorders in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Replication[J].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2005, 62(6):593-602.

[12]李永鑫,陈珅.素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点[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2(3):110-116+155.

[13] MAK W W S,CHONG E S K,WONG C C Y.Beyond attributions: understanding public stigma of mental illness with the common sense model[J].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2014,84(2):173-181.

[14]赵鹤宾,夏勉,曹奔,等.接触干预在减少精神障碍公众污名中的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19,27(5):843-857.

[15]傅守祥.传媒,你的责任感哪里去了——从传媒娱乐化谈起[J].中国德育,2009(11):71.

[16]徐双清,邢钰圆,杨心德.大学生心理障碍污名与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0,27(1):46-49.

[17]崔丽霞,雷雳,刘亚男.大学生网络和当面咨询态度的比较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26(1):81-86.

[18]夏勉,江光荣.归因、自我效能和社会容认度对心理求助行为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7(5):892-900.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昵称:
 评论内容:
 验证码: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咨询电话: 13891856539  欢迎投稿:gmlwfbzx@163.com  gmlwfb@163.com
617765117  243223901(发表)  741156950(论文写作指导)63777606     13891856539   (同微信)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光明论文发表中心 公司地址:西安市碑林区南大街169号-6
CopyRight ©  2006-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维护:中联世纪  网站管理
访问 人次
国家信息产业部ICP备案:陕ICP备17019044号-1 网监备案号:XA12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