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文学为支架的英美文学教学探索
关键词:英美诗歌文学
沈伟伟
(天津仁爱学院,天津 301600)
一、引言
英美文学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程,在带领学生阅读英语诗歌、戏剧、散文和小说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自主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并且掌握基本的文学批评方法,“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1]。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英美文学课程不仅没有发挥其提高人文素质的功能,反而逐渐被边缘化,存在的问题包括课时量少与教学内容庞杂之间的矛盾,社会实用主义风气盛行与培养人文素养要求之间的矛盾,教学方法单一与学生动机不足之间的矛盾,对知识点的机械考查与学生有限的语言水平之间的矛盾等。进入21世纪以来,研究者们关注并探索了英美文学课程改革,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例如取消按照编年史的体例编排教材,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发课程资源,基于慕课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等。近两年,课程思政理念融入英美文学教学成了高校教师的研究对象,大多数研究侧重文学的育人功能和跨文化教育,对于中国传统经典文学能否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英美文学的研究甚少。相关的研究者有张学祥教授,他提出要将中华诗词灵活融入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中,我国的古典诗歌和英美经典文学在很多方面有着相似之处,“后者可以不同程度地在前者中找到‘平行文本’,彼此互为‘镜像’”[2]。
当前新文科背景要求高校培养的学生,不仅是语言层面上的人才,更是具有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能够从跨文化角度批判中西方文化的新时代人文主义者。因此,研究结合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支架式教学理论,在高校英语文学教学中搭建好支架(即学生熟悉的传统中国文学知识),尽力让学生克服学习英美文学的恐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让学生学会“用中国眼光看世界,以世界眼光看中国”。研究以英美文学课程为例,从中国文学融入课程教学的意义出发,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分析其可行性,并且展示了2学时共90分钟课程的设计方案,以研促教,以期更好地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文学教学。
二、中国文学融入英美文学教学的意义及可行性分析
在讲授英美文学课程时,将学生已经积累过的中国文学知识融入新课程的教学中,有利于全方位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教学目标,理论和实践经验均证明这一创新点是可行的。课程思政背景下,英语文学教学不仅包含传统的历史、流派、作家和作品的记忆与分析,更要把思政目标与文学教学相融合。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蕴藏着丰富的精神力量,闪耀着人性的伟大光辉,教师要合理利用作品中的精神价值,“在对审美养成、文化体验、真善美的文学阐释、道德和伦理的认知、爱国主义情怀的激发等更高的精神层面上下功夫”[3]。
(一)立德树人,实现文学育人
大学生正处在学校与社会的过渡阶段,需要有明确的方向去指引他们形成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道德情操方面表现出较高的行为准则,并且能够利用辩证的思维去认识周围世界,而文学便可以给人以春风化雨般的感染和洗礼。恰如博物馆中珍藏的历史文物一样,文学是全人类宝贵的精神文物,具有陶冶情操的功能。文学承担着教化世人的作用,对于塑造读者的思想观念有着重要的引导价值,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使命感的公民。另外,阅读文学作品也是实现美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历经千百年历史沉淀下来的传世文字,能使读者感受文字之美、欣赏经典之美、创造自我之美。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人们尤其需要文学这样的心灵抚慰剂。
英美文学小说的文本细读和批判是教学目标中的重点内容,在讲授新课之前,将类似主题的中国古代和现代小说作为支架,启发学生思考,将学生带入学习英语小说的情境。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是一部充满冒险色彩的小说,教师可以利用《西游记》作为支架,引出西方文学史上伟大的冒险作品《鲁滨孙漂流记》。学生可以从中感受人的价值,领悟到人类的勤劳、智慧、勇敢、不屈等优秀品质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另一方面,与《西游记》“生而不有,为而不持”的道德理念不同,《鲁滨孙漂流记》是西方资本扩张时期的作品,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鲁滨孙与奴隶星期五的关系也可以从殖民主义角度批判思考,引导学生深刻思考殖民主义的危害。相比小说而言,学生对英语戏剧作品更为陌生,一个良好的导入至关重要。在讲解莎士比亚的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之前,教师先带领学生观看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片段,学习戏剧的相关概念如独白、戏剧冲突、场景、角色、舞蹈、音乐等,感受戏剧独特的表现形式。此过程不仅能帮助学生熟悉戏剧形式,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比不同文化对角色爱情观塑造的影响。
(二)润物无声,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是民族之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可以持续发展的最深沉的力量。文化如水,润物无声。千百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指引着一代代中国人奋发向上。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近年来,千禧一代对国学的偏好度呈上升趋势,网络上新中式、汉服、国风说唱、国学综艺节目掀起了一股股热潮。因此,将深刻在中国人灵魂深处的文学融入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中,是十分必要且有效的。在实际教学环节,教师要在课前合理选取中国文学资源,在中西文学之间建立起连接的纽带,缓解学生初次学习英语文学的恐惧感。在拓展英美文学艺术张力的同时,让学生感受母语的独特魅力,增强对母语文化的认同感,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培养民族自信心。
在《英国文学选读》这门课程中,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是重点内容,这一时期的典型文学体裁是诗歌。但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英语诗歌,对于其韵律、格律、意象等概念容易出现疑惑。因此,在讲解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之前,以中国唐代浪漫主义诗歌为铺垫,将唐代五言诗的平仄格律和英诗的五步抑扬格进行对比,通过诗歌朗诵的方式带领学生感受节奏之美,进一步学习格律和韵律的定义,如此一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此外,在诗歌意象方面,中国诗歌与英语诗歌更是可以找到相当多的契合之处。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言,“东海西海,心理攸同”。比如,在学习拜伦的诗歌《她走在美丽的光彩里》(She Walks in Beauty)之前,启发学生回顾一下中国古诗词是如何描述美人的,比较出名的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其中形容美人有这样的描写: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这句话和《她走在美丽的光彩里》中“One shade the more,one ray the less.Had half impaired the nameless grace”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描述忠贞爱情的汉乐府民歌《上邪》中,有这样一句家喻户晓的名句“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而在英国文学浪漫主义时期,也有一首改编自民谣的诗歌,罗伯特·彭斯的经典爱情诗歌《一朵红红的玫瑰》(A Red,Red Rose),其中两行诗句“Till a’the seas gang dry,my dear,And the rocks melt wi’ the sun”。通过对比不难发现,这两首诗歌都使用了同样的意象,即海枯石烂。另外,学生也可以感受出中西方诗歌的不同点,中国诗歌的意象更为丰富,有助于提升民族认同感。
(三)中西交融,开拓国际视野
随着我国国力的提升,对外文化交流不断发展,高等院校不仅需要培养专业人才,更需要培养跨文化交际复合型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方针为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4]。因此,英美文学课程应当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南京大学王守仁教授将莫言的幻觉现实主义与西方的魔幻现实主义做了对比研究,并解释了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的关系,“两个知识体系应该是对话的关系,互为支撑”[5]。另外,与比较文学课程不同,在英美文学课程中对比中西方文学,是为了以本土文化为支架和前提,减轻学生在学习英美文学时的压力和焦虑,授课的中心仍然是以英美文学为主。
上海京剧院出品京剧《王子复仇记》灵感来自经典莎剧《哈姆雷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本土化和现代化的改编,其实,西方也有很多作品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美国意象派诗歌代表人物埃兹拉·庞德就从中国古典诗歌汲取了精华,创作出别具一格的伟大作品。教师在讲解庞德代表作《在地铁站内》(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一诗时,可以先带领学生回顾同样描写人与花意象的《题都城南庄》。此外,对比分析庞德《诗篇第49章》和《天净沙·秋思》,引导学生批判分析不同文化的异同点。庞德一直致力于让西方世界欣赏中国古典文学之美,翻译了《论语》《大学》《中庸》等名作,抛开文化差异造成的译作质量问题,庞德探索中华文明的精神值得学习。东西方文明都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西交融,互学互鉴,有助于培养学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三、英美文学教学改革探索——以《咏水仙》课堂教学为例
结合目前高校英美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旨在以中国文学作为支架,将学生更为熟知的中华文化灵活融入课堂中,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接下来以2个课时90分钟的课堂设计为例展开分析。本节课堂的教学内容为英国浪漫主义代表诗人威廉·华兹华斯,以及他的经典自然诗歌《咏水仙》,重点在于使学生理解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把握这首诗歌的主题和意象的艺术特色,难点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具体教学环节设计见表1。
第一,本节课堂环节的设计采用支架式模式,教师引导学生一步步分析华兹华斯的《咏水仙》,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第一步是搭建脚手架,让学生思考唐朝浪漫主义诗歌代表人物和作品特点,学生很轻易地给出例如李白、王维等诗人的答案。其次用问题将学生带入情境,找到中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共同点,即描写自然、想象奇特、主观色彩强烈、语言通俗易懂等,学生可以进一步掌握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艺术特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之后由学生围绕三个问题(诗人想通过本诗节表达什么?本诗节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本诗节中有什么样的意象?)展开探索,并且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总结答案,教师加以引导指正,分别与四个小组交流心得,必要时给予适当的线索和提示,帮助学生完成任务。最后,学生在活动中展示成果,进行《咏水仙》的诗歌朗诵和“Unforgettable Natural Beauty”主题演讲,通过师生评价、个人评价和组内评价的方式,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表现可以得到一个客观、全面、真实的评分,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第二,分析完新课诗歌之后。增加一个中西对比的教学环节,对比水仙花在该诗歌与宋朝诗人杨万里的《水仙花四首》中有什么不同之处,教师再运用原型批评理论,找到水仙花在中西方文学的源头,发散学生思维,思考同一种意象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产生差异的原因,使学生树立跨文化意识。另外,教师在拓展环节播放课前准备好的视频,介绍美国意象派诗歌代表人物埃兹拉·庞德,让学生思考中国文化如何影响庞德的创作生涯,并且向学生展示庞德通过日语翻译的中国文学作品,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异国文化,树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远大志向。拥有新时代的人文精神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英语类课程应当以此为方向,因此,课程思政元素必须渗透进入英语文学课堂,才能更好地发挥文学的育人功能,实现立德树人的任务。
结语
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学文化融入英美文学课堂,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一种教学新模式。在讲解新课之前,教师先给学生呈现相似背景、主题或表现手法的中国文学,克服学生因为语言障碍而不敢阅读英语原著的局限,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引起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兴趣。同时,中国文学融入英语文学教学,既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又能鼓励学生将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践行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方针,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教师可以合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去撬动学生的兴趣点,这也为英语专业课程和大学英语类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提升英语语言功底,更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充分考虑“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和思政目标的有机融合,引领学生具备正向的价值观辨识能力,全面提升学生中西对比的跨文化意识,增强文化差异敏感性,注重培养学生个人文化素养和政治认同感,使学生具有辩证的批判思维,健康的审美取向和高尚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