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文学•艺术
 
社区营造理念在乡村公共空间更新中的应用研究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admin 时间:2023-8-23 11:57:42 阅读:250次 【字体:

社区营造理念在乡村公共空间更新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营造村民社区


项方和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华 321000)

所谓社区营造,指的是居住在同一地理范围内的居民,持续以集体的行动来处理其共同面对社区的生活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创造共同的生活福祉,逐渐地,居民彼此之间以及居民与社区环境之间建立起紧密的社会联系[1]。具体解析来看,“社”即空间内个体人的彼此联合;“造”即个体人在联合的前提下发生的各种行为的集合,带有自组织的特性,促使全体一起参与到行动中的特性[2]。

一、社区营造的特征

(一)合作机制特征

社区营造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人的作用。目前的乡村建设以村民作为主体,促进本地人对家乡产生归属感,主动自发地参与建设,彰显地区传统文化的影响力[3]。在合作机制内,还应吸纳社会组织与其他协作者,他们主要从两方面发力:其一,参与、支持、建设乡村共创的合作平台;其二,以利益相关者身份贡献自己的力量。该模式产生的营造效果能满足广大民众的诉求,进而使参与建设的多种资源得到优化。

(二)持续性特征

社区营造表现为持续性活动,对乡村建设应采取持续性、发展的目光。社区营造体系的建设也包括多方面内容,首要的是转变思想与态度,变更过去自上而下的建设路径,提倡自下而上的建设脉络,将自上而下转变成协作和支持的角色额,进而在现实中践行落实[4]。历史经验表明,乡村建设是一件有着长远意义的大事,村民应谋求与外界达成共识,不能单纯追求某一项的建设成果,而应考虑地区整体性的社区体系建设,更迫切要求从需求与投入两种资源方面逐步去协调,持续性开展工作[5]。

(三)在地性特征

社区营造还应考虑本地的经济与文化情况,充分发挥区域性的自然文化资源。无论使用材料、建筑原型抑或使用本地匠人的建筑工艺,更新优化空间功能和形态,都需要贴合在地性,因为建筑本身反映了当地的文化特点,应从色彩、形式、肌理、材料等方面保留原本的特色,并以新功能需求的满足为出发点,进一步使社区营造的生活空间契合村民的需求,符合在地性的基本要求[6]。

二、乡村公共空间的建设现状

从古至今,乡村公共空间就是乡村公共生活的构成之一。过去村落里的街巷、集市、宗庙、水井等作为乡民经常性聚集的场所,在传递信息、文化传承,提高地域凝聚力,保持本地秩序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影响。伴随时间迁移,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广大农村人口迅速向城市迁移,传统乡村公共空间愈发失去其凝聚力,但后来兴起的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等公共空间建设工程,通常都带有显著的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导作用,没有考虑到村民生活习惯、人的尺度感、本地乡土文化等,进而导致乡村公共空间愈发失去活力,村民欠缺认同感、归属感[7]。

所以,本文归纳乡村公共空间的建设问题有三点:一是社会和历史变迁导致乡村传统文化断层,由此引发乡村居民欠缺公共空间参与意愿。二是目前再规划乡村公共空间时通常以政治、经济利益为驱动,忽视了村民的基本意愿和想法,导致他们不愿主动参与到乡村公共空间建设中。三是建设初衷的偏差引发公共空间在规划时欠缺合理性,大量闲置空间,维护成本较高,且对环境带来一定的破坏作用。

三、社区营造理念在乡村公共空间更新与建设中的意义

(一)能够更好地弥补乡村共空间建设的不足

和城市社区对比来看,过去乡村社区特点表现为:人口密度偏低,规模不大;社会结构简单;以生产、生活作为主要活动内容;建立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地缘关系为前提;农户的地位、作用非常重要;乡村社区相对偏闭塞与保守。最近几年,不少地区开始推进乡村建设,然而主要模仿城市设计方法,却忽略了乡村社区的根本。这样的结果是部分公共空间在设计上盲从于视觉审美及基础设施建设,没有考虑本地村民的基本需求。而更新优化公共空间的设计时,理应考虑村民的审美需求与行为模式,重视凸显其实用功能[8]。尤其关注社区营造中人的核心地位,既确保在乡村地域内的空间建设,亦保证建设新的乡村社会关系。设计者应坚持以人为本,以感性视角探寻乡村的内在诉求,在目标上应致力于突破单纯的形式与物质的富足,规避可能出现的千篇一律的情况。乡村空间设计应突出情感,空间优化目的是满足人建立亲密关系,形成更紧密的精神关联。

(二)能够很好地提高乡村居民的自主参与性

村民是乡村公共空间使用的主要对象,应发挥其参与者的身份作用,而非单纯的被动接受。在社区营造理念下开展乡村公共空间营造,理应重视村民的主体性,将村民观念的改变作为目的,提倡村民主动参与到营造中来,增强村民对乡村的认同感。另外,村民参与建设时还能和设计师进行密切交流,设计师以此评估村民是否满意,进而用于验证自己的设计成果是否契合村民的需求。该过程中,村民们加强沟通,能主动参与到美好家园的建设中,并提出意见,促进激发乡村建设活力,给乡村社区自治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基础[9]。

(三)能够进一步培养乡村居民的情感认同

乡村公共空间既体现在表面的功能性作用,还包含着乡村长期以来形成的情感关联与生活方式,承载了乡村社会关系的主要方面,也是乡村记忆的反映。现如今不少地区乡村建设突出自上而下的建设,甚至部分开发商只以盈利为目的,关注后期能否获得持续性经济收益。这样优化改进乡村公共空间时反而破坏了原本的情感关联,只注重外部形势的建设。这样既对村民,或者对外部游客来说,空间都丧失了价值意义,乡土文化魅力也被破坏殆尽。社区营造管理突出“人、文、地、产、景”五大议题,并基于乡村自身特性开展建设,力求更新改造公共空间时突出地方特点、本土文化,帮助村民形成良好的认同感、归属感,对自己的家乡发自内心地热爱,充分达到情感认同目的。

(四)有利于促进乡村公共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乡村建设在政府主导下,多数地区无法保证充足的人力、资金投入,使得乡村建设仅仅昙花一现,部分公共空间改造后不符合村民使用需求而闲置,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乡村公共空间建设既应关注审美需求,亦要确保发挥其空间作用、重要价值等。社区营造理念要求多方协同、村民自治,确保资金投入、乡村内在活力等。而且,还要不断发掘本地资源和传统文化的结合,确保空间的优化契合当地乡村特性,满足村民的现实需求。实际开展建设时,应首选使用频率较高的公共空间,优先解决村民生活难点、痛点问题,进而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参与意愿,推动乡村建设加快实施。而且,树立优秀的乡村建设案例客观上对其他地区建设起到一定示范性作用,刺激村民参与意愿,积极推动后续的改造和建设活动。依次推进的方式改造乡村公共空间,契合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也能很好地带动整个乡村建设的良性成长。

四、社区营造理念在乡村公共空间更新中的应用策略

在公共空间更新领域中引入社区营造理念,不仅能够切实解决诸多现代公共空间更新中的问题,同时也能够切实提升公共空间的活力,赋予其新的内涵和外延。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乡村公共空间营造过程中不仅要遵循公共性、整体性以及复合型原则开展工作,还要通过针对性的功能设计以及深度的数据分析,切实提升公共空间更新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下面,将对其加以详细论述。

(一)综合考虑乡村的资源情况、区域条件与诉求

我们在将社区营造理念引入乡村公共空间更新中来,要综合考虑乡村的资源禀赋、区域位置、项目诉求等多方面的因素,在整体性原则、复合性原则的指导下,深入分析和理解乡村公共空间的具体目标。首先,本文深入分析了目标乡村的文化特征、地理区位特征,并着重研究了周边城市的城市文化,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确定该乡村的地缘特征、文化特色,为乡村公共空间营造提供切实可靠的数据支持。对该乡村基本条件的研究中,从当地的资源禀赋、产业机构、意识形态、思想理念、生活习惯以及文化肌理等要素入手,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和讨论。而在制度建设层面,则涵盖了合作社、参政议政渠道、政府补贴政策等。最后从整体的高度,全面分析当地乡村居民对于公共空间的要求。设计一套兼顾地缘特色、资源禀赋和地方文化特色的公共空间更新方案,为乡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做出切实的努力。

(二)积极引入社区营造理念,确定公共空间营造的方式

本文研究中,主要以村民主体、政府引导这三种方式来确定公共空间的具体营造方式,并且积极引入社区营造理念。首先,村民主体方面。通过切实有效的方式、方法激发广大乡村居民参与公共空间营造活动的积极性,发挥出构建主体的作用,是乡村公共空间营造的前提和基础。将主导权、设计权归还给广大乡村居民,鼓励他们在乡村公共空间营造中发挥出更为积极的作用,如设计乡村广场、参与乡村公园的建设等等。其次是宣传教育,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宣传乡村公共空间营造的重要现实意义,充分调动起广大村民的参与热情,帮助村民更好地理解公共空间更新的重要价值。最后是宣传教育。通过乡村自媒体、户外广告、宣传标语等多种方式,加深普通乡村据居民对于空间更新的了解程度,通过座谈会等多种形式,邀请专家学者深入田间地头,了解乡村居民的文化历史、文化特性等,和广大村民共同探讨更为科学合理的公共空间规划方案[10]。

(三)贴近村民现实生活,符合乡村世俗性特征,实现乡村空间功能的有机复合

本文中所重点研究和讨论的乡村公共空间,从本质上来说仍然是一种以乡村居民为主体设计的空间,因此不仅要贴合广大村民的现实生活,同时也要符合乡村生活的世俗性特征。特别是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使得农村的出现大量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公共空间成为这些留守人员交流和沟通的重要空间,因此要对功能复合程度加以合理把控,为不同群体日常生活需求的满足做出更为切实的努力。通过对原有功能的优化和改进,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积极引入现代公共空间的规划理念,保证功能的有机复合。

(四)循序渐进地进行小规模的改造

当前阶段全国各地乡村公共空间更新和改造的过程中,基本上都采用政府统一规制的方式开展,同质化的问题非常严重。而适当引入小规模、渐进式的改造,不仅能够切实提升公共空间对各种社会关系的适应性,同时对于空间网络稳定性的提升也同样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例如,日本町屋的居民都会别具匠心地装点自己房前屋后的小空间,不仅可以美化家庭居住环境,同时而已有利于街道的整体美化,由此而构建的连续、稳定的公共空间,实现了局部和整体的高度统一。日本町屋的这种做法,兼顾了不同主体的审美需求和自身的执行能力,从而形成了共同遵循的设计原则。

(五)实现协同营建

“协同营建”是一种建立在以人为本思想之下的营造模式,强调广大村民的互助协同、有效分工,要以社会性视角去探索和打造整体营造体系。协同营建的核心在于充分激发其乡村居民的参与积极性,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针对性地选择合作平台。同时,要对营建工作中的手工技艺给予高度的重视,合理运用当地的材料,尽可能恢复传统的营造技艺,充分展现地域文化特征的基础上,由于设计师在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统筹构建协同营建平台,为公共空间的更新提供切实的支持。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昵称:
 评论内容:
 验证码: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咨询电话: 13891856539  欢迎投稿:gmlwfbzx@163.com  gmlwfb@163.com
617765117  243223901(发表)  741156950(论文写作指导)63777606     13891856539   (同微信)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光明论文发表中心 公司地址:西安市碑林区南大街169号-6
CopyRight ©  2006-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维护:中联世纪  网站管理
访问 人次
国家信息产业部ICP备案:陕ICP备17019044号-1 网监备案号:XA12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