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天文馆资源开展天文科普活动的策略探讨
关键词:天文馆天文学科普活动
刘雨
北京天文馆 北京 100000
引言
在我国逐步完善经济、科技、文化事业的前提背景之下,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浮出水面,现已成为各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核心战略。天文馆作为面向公众进行科普宣传的重要科普阵地,可以针对性地提升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从业人员需要大力开展多种类型的天文科普活动,持续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对于科技知识的普及、传播、拓展与实践进行深度耕耘,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社会公众的基本天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水平得到快速增长。
1 天文馆的基础介绍以及普及情况
天文馆主要是指通过传播天文知识为主要教育方向的科学普及机构,天文馆的工作人员会运用网络科普直播活动的方式对外进行宣传和推广,通常情况下在科普平台直播运营时,都会适当穿插社会热点话题引发观众的互动。在不断发挥天文馆新媒体矩阵优势的基础上,快速扩充天文科普宣传活动的受众范围,从而为公众提供形式灵活、实效性强、内容丰富的天文科普直播宣传栏目[1]。
天文馆的普及介绍可以追溯到1928年的德国慕尼黑市,最初在德国慕尼黑市建立了世界上的第一座天文馆,自此之后世界各地陆续建造了100多所大型天文馆,另外中小型的天文馆数量更是不胜列举。我国在1958年投入资金建立了第一座较大型的天文馆(北京天文馆),主要的业务除了开展普及天文知识、完成天文学宣传教育之外,还会对天文观测以及天文学研究工作倾注一定的精力,因此天文馆已经成为综合性科学普及的代表性机构。
2 天文馆积极开展天文科普活动的实际价值
众所周知,天文学作为古老而又年轻的现代性科学,是众多基础学科的核心溯源,也是目前为止具有综合性特征的代表性科学学科,天文主要是通过观察和解释天体物质情况和事件发生缘由为主的学科类型。通过对天体的分布、运动位置、状态、结构、组成、性质以及起源变化进行详细梳理的方式,从多种角度推动人类文明的深化发展。因为早在古代,天文学是与历法制定有着不可分割关系的学术类型,所以当进入到21世纪后,天文学科作为基础科学的类型是前沿科学的拓展根源,是推动国民科学素质持续增长的重要体现。
天文学主要是探寻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拥有极为明显的自然科学属性,但是在信息网络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网络浪潮的冲击,加之诸多大众对社会流行语的盲目追捧,使得社会大众对天文学的认知出现了极为明显的偏差[2]。例如:目前较为常见的“星座运势”话题,是涉及天文学内容的核心热点话题,因为从天文学的角度来看,星座的划分是为了认清不同行星的方位,从而了解天体运行的规律。但是人们却在此过程中衍生出了不同星座的多种属性,所以需要积极开展天文科普活动,通过客观正确的科学解释方式,帮助社会大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切实反对伪科学和封建迷信对大众思想造成的影响。
因为天文学有自己的独特魅力,不仅可以开拓公众的视野、培养公众正确的科学精神,还可以帮助公众借助天文科普活动的学习,快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宇宙观。合理开展天文科普活动,可以实现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深度交流目的,帮助社会公众完成知识的深度迁移。由于我国在天文科学普及教育领域起步较晚,并且存在受制于资金问题、师资力量问题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制约因素,促使现有天文馆在发展中仍存在极大的提升空间。因此相关从业人员需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根据经济、科技、文化事业的迅猛发展趋势,逐步设立出具有针对性的天文科普活动宣传方案,为社会公众以及青少年团体提供丰富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天文科学文化知识,使公众群体更加深入的了解天文知识。
3 利用天文馆资源开展天文科普活动的执行策略
3.1 合理利用天文馆的现有资源,突出环境情境化的应用优势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快速提升,天文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也在逐渐缩短,人们对于宇宙的探索欲望不断增强,社会大众在工作之余更加期待了解自身所居住的地球、深邃的太空以及浩瀚宇宙的奥秘,渴望通过天文学的知识了解宇宙当中的行星运转。天文馆作为普及天文科学知识的重要机构,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为了能够更好地突出天文科普活动的应用价值,建议合理利用天文馆的现有资源,快速设定出完善的活动架构和执行方案,不断突出环境情境化的应用优势。积极举办天文图片展览、天文报告讲座等活动,在组织天文观象观测活动的同时,针对性地激发社会公众对天文学知识的探索兴趣。
因为在社交媒体和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进步的过程中,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发展方式已经为各行业的快速进步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也是天文科普活动的未来主要发展方向。所以合理利用融合性的宣传渠道,可以快速提升天文科普活动的科普效果,给予观众更加沉浸式的体验感,建议借助所营造的特色探究氛围使参观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所以天文馆的科普人员不能只是单纯地进行口头讲解,可以通过创造情境的方式,促使科学教育的顺利实施与发展[3]。
例如:可以充分利用天文馆的墙壁、地面等多种立体空间,将其创造成为“天文故事”的主题展厅,使社会大众走进天文馆时就可以根据墙壁上的行星轨迹指引方向了解行星的运行。或者组织策划公众科学讲座,并且在讲座开始之前由活动推荐人提交活动方案,采用合作商讨的方式丰富讲座的形式和内容,将科学普及推广定义为主要的发展方向。运用公众科学讲座、网络科普直播、科普讲解等方式,为公众提供更加活泼生动、具有教育意义的天文知识教育,快速实现提升公众对于天文科学探索兴趣的发展目标,逐步拉近公众与科学知识的距离。
3.2 融合多个领域的学科知识进行联合教育,完成科学知识的弘扬发展使命
天文馆在进行天文科普活动时,需要依托天文馆的现有资源,积极开展主题性的拓展活动,不断融合多个领域的学科知识进行联合教育,快速完成科学知识的弘扬发展使命。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建立起天文馆的科普基地,可以选择流动科普和固定科普两种方式,在科普车和科普场所中增设天象表演厅,配备天文望远镜和天文影视放映设备,主动邀请社会公众进行参观和体验。除此之外,应当根据节假日主题或社会热点话题开展主题天文科普活动,不断扩充天文科普宣传活动的受众范围。例如:北京天文馆曾经举办以“超级月食”为主题的科普直播宣传活动,其单场科普人次就已经达到3700余万人,近3年来,共开展的网络科普直播已达到80余场,上线科普人数超过8500余万人,真正实现了国民科普人数的快速增长目标。
在此过程中,借助多种类型的科普方式积极宣传科学思想,持续普及科学知识,使社会公众深入了解新时代科普生态等方面的专业内容。此外,北京天文馆作为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承载着为社会公众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使命,北京天文馆近两年来相继为社会公众提供了多种类型的天文科普活动近5000场,所涵盖的内容极为广泛。较为常见的有天文知识小课堂、科普讲解、宇宙少年团、天文手工坊等多种类型的特色活动,还会根据参与者的实际需求,持续完善和改进现有科普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完善天文科普活动的长久性发展。
在此基础上,天文馆还需要定期聘请学科领域专家,为天文馆的天文观测辅导员进行科研技术的提升培训,使其在积极开展天文科普观测活动之外,积极策划重大天文天象事件的主题贯彻活动,形成以现象为观察点的发展趋势。逐步升发和引出知识点、讨论点、建设点的课程建设理念,在不断观察和思考的同时探寻宇宙深层的科学奥秘。合理采用广播、网络电视、报纸以及线下宣传等多种类型的方式,突出天文科普活动弘扬科学、破除迷信的核心特点。
3.3 逐步完善天文科普活动的团体架构,突出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优势
因为天文学拥有包罗万象的特点,所以在科技进步腾飞的过程中,天文馆作为普及科学知识的主要场所,承载着更为重要的责任,需要积极完善天文科普活动的团体架构,突出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优势,并且在实现天文馆长期稳定发展目标的前提背景之下,需要为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科普活动[4]。因此现有的从业人员需要积极完成自身的知识储备,在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同时,为天文科学传播事业提供更加强有力的助力。例如:在特殊时期天文馆的天文科普活动被迫转移到线上宣传渠道上,科技辅导员需要快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技巧,通过开展网络科普直播的方式火速打开现代科普的全新局面,突出网络直播宣传的便捷性优势。
因为天文馆的科技辅导员是确保天文科普活动顺利推进的核心力量,所涉及的天文剧场播放、展览讲解、天文观测、科普剧表演以及天文系列主题活动等内容的组织策划与实施,大部分都是由科技辅导员负责并执行。除此之外,也会对外扩招天文科普活动的志愿者,作为推动天文科普活动顺利发展的补充力量,所以天文馆领导者需要逐步完善天文科普活动的团队架构,为科技辅导员和志愿者提供对应的知识提升机遇,使志愿者在协助天文科普活动的同时,也可以获得技术成长收获。例如:在进行天文科普直播活动的运营管理时,科技辅导员需要巧妙运用平台活动和热点话题,在逐步扩充受众范围的基础上,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具有学习价值的天文科普活动。
此时需要志愿者依据自身所学专业从力所能及的角度进行辅助,立足于实际情况,合理整合现有的资源优势,快速创立出人才管理的资源共享机制,为天文馆的线上直播科普活动顺利推进提供更加完善的技术支持。因为天文科普活动是以数据驱动技术而推行的天文科普教育过程,会围绕天文数据开展天文科普教育的活动和对应项目[5]。运用天文数据作为基础素材,将可视化的软件、工具和平台作为载体,面向最广泛的公众服务态度来进行天文知识的深度科普。所以科技辅导员占据着尤为重要的位置,应当掌握将复杂理论知识以更加简化的表达方式阐述的技能,发挥数据简单化的应用优势,把抽象的流程概念演变成为更加清晰化的思维导图,使社会公众可以更加简单易懂的了解天文学知识,进而为天文科普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也是目前为止迎合大数据、互联网发展趋势的重要改善形势。
4 结束语
综合上述内容,可以使社会大众对于天文科普活动的准备实施发展拥有基础的了解,合理利用天文馆资源不断推行天文科普活动的创新改革工作,是每一位从业者的重要使命和职责。需要在有效利用天文馆资源开展天文科普活动的同时,避免发生活动内容和形式上的碰撞,突出与时俱进、深度创新的优势。积极鼓励从业人员积极探寻天文馆的独特优势,大力推行具有独特特色的天文科普活动,望通过以上内容为天文科普活动的深入发展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