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简体繁体切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栏 目: 关键字: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现实及政策思考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admin 时间:2021-2-2 11:14:24 阅读:844次 【字体: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现实及政策思考

李金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 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732)

摘 要: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迅速,地域分布及行业结构也有显著变化,其对促进科技进步,推动高新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增强国家创新能力产生了积极影响。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高新技术入统企业数和高新技术企业年末从业人员数一直持续增长,主要经济绩效指标也均呈上升趋势,营业收入增长速度最快,出口创汇增长速率较为平缓。未来,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要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其在全球高技术市场中的份额;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生产效率;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地域高新产业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高新产业;经济绩效;研发活动

一、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20世纪90年代,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国家产业竞争实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发布,提出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具有高科技含量的高新产业。此后,科技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了高新技术企业的标准,确定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且时间超过一年,主要经营活动应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清单内。国家通过税收、项目用地、金融贷款和出口信贷等优惠政策,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二十多年来,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迅速,地域分布及行业结构也有显著变化,其对促进科技进步,推动高新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增强国家创新能力产生了积极影响。进入新世纪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全球产业布局出现新动向,中国需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掌握重要行业、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避免高新技术企业锁定在价值链低端。为此, 2008年4月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共同出台了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以企业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标准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强调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升级。同时,国家不再划定地域范围,只要符合国家标准,就可以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而不论其是否在高新区内。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实现了由区域政策向产业政策的转移。

第六,要推进水权制度建设和水市场培育,用市场优化配置水资源。在这方面,水利部专门出台了指导意见,早在2000年,浙江的东阳向义乌就进行水权转换探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近些年,宁夏和内蒙古在引黄灌区,通过工业投资对老灌区进行节水改造,节约的水量通过水权转换用于工业建设,这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经验。

同样地,Lin等[4]认为,大数据的出现给高科技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他们探讨了大数据环境下管理权力和网络中心性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其研究发现,管理权力对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网络中心性对管理权力和创新绩效具有中介作用,在强大的大数据环境下,管理权力和网络中心性的正向效应更为显著。Xiang等[5]以中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考察比较了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有效利用创新资源的问题,发现尽管家族企业在创新方面的投入较少,但在创新产出,即新产品或技术的销售方面,家族企业的表现优于非家族企业;创新投入产出转化率的提高与金融约束密切相关;以研发强度和创新销售为衡量指标,家族制与融资成本的交互作用对创新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来自竞争对手、大学和行业协会的知识可以有效促进创新销售。Qaiyum和Wang[6]基于260家印度高科技企业的调查,考察了一般能力和动态能力对高科技企业绩效的相对贡献,发现对于处于生命周期早期和最后阶段的高科技企业,提高企业绩效的一般能力优于动态能力。然而,对于处于生命周期中间两个阶段的企业而言,这两种能力的贡献是一样的。同样,对于中小高科技企业来说,一般能力比动态能力更为重要,在以往的研究中,内部组织的作用被低估了。Cowling等[7]运用英国29 266笔担保支持贷款的大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高技术企业本身比其他传统企业风险更大,因而金融机构在设计贷款合同时会考虑到这一点,这会增加企业的债务成本。其研究还显示,政府提供贷款担保是否从根本上改变了贷款人对高科技企业的债务定价方式,存在一个高技术风险溢价,当为所有公司提供公共担保时,这一溢价会显著改变。

梳理既有文献不难发现,一些学者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集中在高新技术企业财务成本管控、研发预算和对外贸易等方面;还有一些学者的研究则集中在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出口、技术标准、运作模式、创新资金配置风险预警、创新路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行为和财务绩效、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从宏观角度分析研究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状况的成果则鲜见,本文则从这一角度出发,以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为对象,研究其发展规模、经济绩效和研发活动,据此思考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未来。

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规模

成为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并得到国家的认定。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强调,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必要条件是从事国家划定的高新技术领域,即企业的活动在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范围之内,高新技术企业还必须持续进行R&D活动,进行研发成果转化,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并据此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本文依据这种界定,分析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规模。

1.高新技术入统企业数和高新技术企业年末从业人员数

高新技术企业除了要从事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技术领域活动外,还必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研发费用支出要占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所谓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必须在中国法律的有效保护期内,且在中国境内注册,可以是发明,也可以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等。如果企业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加工而没有开展R&D活动,则不能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应达到一定标准,销售收入为5 000万元以下、5 000万元至2亿元、2亿元以上的企业,研发费用应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4%和3%;高新技术企业需要通过自主研发等多种可行有效的方式,对其主要产品或服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其从事R&D活动和技术创新活动人员的比例、R&D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不能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此外,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收入不能低于同期总收入的60%,且企业符合国家自主创新的政策导向,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按照这些规定,政府统计部门制定了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统计制度。根据统计制度,统计部门设计了高新技术入统企业数和高新技术企业年末从业人员数等反映企业发展规模的主要分析指标。

本文选择高新技术入统企业数和高新技术企业年末从业人员数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规模进行分析。入统企业是指列入政府统计部门名录,需要按时上报相关统计数据的企业,通常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所有的国有企业及年销售2 0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根据《2019中国火炬统计年鉴》,2000—2018年中国高新技术入统企业数和高新技术企业年末从业人员数发展变化情况显示,入统企业数和年末从业人员数一直呈上升趋势;2000—2008年入统企业数和年末从业人员数增长速度较为平缓,2009年入统企业数和年末从业人员数出现显著性下跌,2010年后又开始回升,且回升增长速率明显高于前一个时期。2018年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1万个,高新技术入统企业达到17.2万个。2006—2010年的“十一五”期间,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注重加快国际化步伐,产品出口由简单的加工出口转化为技术输出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企业数量也一直在显著增加。但是,2008年国家实施新的所得税法,这给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高新技术企业提出了较高要求,如企业的研发费用占比、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产品收入比例和从事研发活动的人员占比等都有变化。2009年财政部、国家审计总署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格进行了抽查,发现不少企业基本不具备高新技术企业的条件,据此国家相关部门撤销了一批名不符实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格,确定这批企业不能再享受国家相关优惠政策。因此,高新技术入统企业数和高新技术企业年末从业人员数出现了一个拐点,均明显下降。但是,整体上中国高新技术入统企业数和高新技术企业年末从业人员数呈增长趋势。

2.高新技术制造企业和高新技术服务企业发展规模

近二十年来,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在扩张,行业结构在优化。特别是以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为代表的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巨大的产业规模,对其他产业形成和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带动效应。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改善了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集聚了创新资源,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2011年进入“十二五”规划时期,期间全球科技和产业布局发生重大变化。为抢占科技领域制高点,把握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带来的机遇,中国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充分利用外资技术,扩大国际合作范围和领域,深度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特别是注重发展高新技术领域的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这使得高新技术制造企业和高新技术服务企业的发展规模显著扩张。表1是2018年中国高新技术制造企业和高新技术服务企业发展规模。

表1 2018年中国高新技术制造企业和高新技术服务企业发展规模 单位:个;万人

数据来源:《2019中国火炬统计年鉴》,下同。

从表1可以看出,现阶段中国高新技术制造企业少于高新技术服务企业。高新技术制造企业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最多,其次是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企业,最少的是信息化学品制造企业。而高新技术服务企业中,数量最多的是信息服务企业,其次是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企业,数量最少的是电子商务服务企业。

在空间分布上,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最多,2018年东部地区高新技术入统企业数占全国高新技术入统企业数的72.6%,其次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最少,占比仅为3.3%。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年末从业人员数最多,2018年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年末从业人员数占全国高新技术企业年末从业人员数的68.2%,其次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最少,占比仅为3.4%。在省域范围内,广东、北京、江苏、浙江、上海和湖北等省份的高新技术企业较多,这些省份的高新技术企业年末从业人员也较多;西藏、宁夏、青海、海南、吉林和新疆等省份的高新技术企业较少,其高新技术企业年末从业人员也较少。在副省级计划单列市中,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较多的依次是深圳、杭州、广州、武汉和成都;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较少的是哈尔滨、长春、大连和沈阳,这几个城市拥有的高新技术企业数均不足一千家。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一些地级市表现了较强的创新动力优势,拥有了较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如长三角的苏州、珠三角的东莞,其高新技术企业均已超过4 000家,这比许多一线城市的高新技术企业还多。此外,长三角的无锡、常州、南通、温州、嘉兴、绍兴和扬州等城市,珠三角的佛山、珠海、江门和惠州等城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均较多,基本达到了中西部省会城市高新技术企业数。

此外,分析结果还显示,环境资源对高新技术企业有很大影响。自然资源良好,经济发达,高新技术企业就多,反之,高新技术企业就少。东部沿海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拥有的环境资源好,其集聚的高新技术企业就多,特别是北京和上海两个特大城市,因为良好的科技环境、科技力量和产业结构优势,集聚了一大批国内最为优秀的高新技术企业,产生了很强大的带动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省份经济总量较大,但高新技术企业数的排名却明显低于经济总量的排名,如山东、河南和河北等。这反映了这些省份的经济体量主要来自于传统工业或农业,依靠科技、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推动经济增长的力量明显偏弱。

三、高新技术企业的经济绩效与研发活动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历来都十分重视,出台了土地、融资、人才、研发和采购等方面的系列配套政策,以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实践,一些省份还对高新技术企业实行财政奖励和科技投融资补助政策,鼓励各类组织和个人利用专利、专有技术创办科技型高新技术企业;设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专项资金,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近些年,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参与制造强国建设,在经济绩效和研发活动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成就。

1.经济绩效分析

按照创新经济学理论,规模经济、技术经济和预期收益刚性等都可能扩大产品贸易,增加市场份额,促使企业进行创新,以获得新的经济收益,从而促进工业化的发展。高新技术企业重要的目标是不断进行创新,产生较高的经济收益。

根据国家火炬统计制度,反映高新技术企业经济绩效的指标主要是营业收入、工业总产值、净利润、上缴税费和出口总额。根据《2019中国火炬统计年鉴》,2000—2018年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经济绩效指标变动情况显示,受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的影响,除2009年外,近二十年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主要经济绩效指标均呈上升趋势,其中,营业收入增长速度最快;其次是工业总产值和净利润;再次是上缴税额,但其在2018年出现明显下降;最后是出口创汇,其增长速度较为平缓。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本文营业收入、工业总产值的计量单位为十亿元; 净利润和上缴税费的计量单位为亿元;出口总额的计量单位为亿美元。

高新技术企业在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推动高新产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发展也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王增栩[1]根据中国火炬统计中的高新技术企业数据,研究了广东、江苏和北京等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成就,讨论了这些地区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主要政策,提出要不断加强企业自身创新能力建设,培育高素质科研人才,以保证企业的竞争力;国家应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财税支持力度,地方政府则应大力推行高新技术企业树标计划,实现提质增量。陈秋星[2]运用中国大中型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数据发现,其创新综合效率有波动下降趋势,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优于其他区域。据此提出要优化要素投入数量和质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注重区域统筹,充分发挥创新空间效应。韩啸[3]讨论了利用科技园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问题,认为技术和产业创新应该是现代企业建设和经营的核心环节,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高新技术企业服务体系,建立可行的联动机制,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表2 2018年中国高新技术制造企业的主要经济绩效指标 单位:亿元

从表2可以看出,2018年中国高新技术制造企业的经济绩效表现较好。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营业收入、工业总产值、净利润、上缴税费和出口总额均最高,其次是医药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业,在绝对量上表现最弱的是信息化学品制造业。

表3是2018年中国高新技术服务企业的主要经济绩效指标。

表3 2018年中国高新技术服务企业的主要经济绩效指标 单位:亿元

从表3可以看出,信息服务业的营业收入、净利润、上缴税费和出口总额表现较好,其次是专业技术服务的高技术服务业、研发与设计服务业,表现较弱的是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业。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形成了地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包括高新技术企业高度密集、城镇化水平最高、经济最具活力的G60科创走廊(1)和珠三角地区等。进一步分析可知,G60科创走廊包括上海、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和合肥9个城市。该城市群主要依靠技术和制度的双重创新驱动,集聚了化工新材料、特种纤维材料、纺织新材料、半导体照明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石墨烯和环保纳米材料、集成电路、汽车、家电、新能源电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行业,是长三角的核心经济区,是中国有重要影响的先进制造集聚区和经济增长极。

珠三角地区集聚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是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互联网等。根据汇丰中国发布的《2018年中国企业创新发展报告》,2018年珠三角地区集聚了587家优势创新企业,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等高新技术制造行业。进一步的数据显示,2018年广州智能装备与机器人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新一代信息技术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轨道交通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59.7%和12.8%,表现强健。同时期,珠三角的制造业大市佛山,2018年规模以上企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49.0%;东莞的电子信息制造、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等高新技术支柱产业同比增长7.7%;惠州的电子信息和石化产业大项目不断落地且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京津冀地区也是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地区,北京的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天津在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上具有优势,河北则在信息化学品制造业上优势明显。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是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典型集聚区,形成了中国经济的增长极。

2.研发活动分析

美国学者罗杰斯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创新扩散理论,该理论认为,创新是一种被个人或组织视为新观念、新实践和新事物的活动;创新扩散是一种主观感受到的关于某个或某些新观念、新信息的传播过程,这一过程分为知晓、劝服、决定、应用和确定五个阶段。美国经济学家戴维斯和诺斯发展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他们利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理论阐释了制度创新理论。他们认为,制度创新是既有现存制度的变革,目标指向是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益;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保证,有效的技术创新需要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制度创新需要改革,技术创新需要加大投入。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一直注重制度和技术方面的创新,不断吸纳研发技术人员,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根据《2019中国火炬统计年鉴》,2018年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活动人员、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和科技活动内部支出指标显示,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力量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次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东北地区集中的研发力量较少。

关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情况,2019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企业创新课题组发布了《2019年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百千万排行榜》,该排行榜依托全国1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运用专利数量和质量、创新价值扩散、创新网络宣传等指标对全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创新实力进行了测度排序,结果显示,入选《2019中国企业创新能力1000强》的地区分布情况是:广东200家、北京150家、江苏114家、上海106家、浙江68家、安徽43家、山东43家、湖北30家、四川30家、福建29家、河南28家、湖南27家、陕西23家、天津20家、辽宁16家、河北15家、重庆11家、黑龙江10家、山西9家、江西8家、广西7家、贵州4家、云南3家、甘肃2家、吉林2家、宁夏1家、新疆1家。各省份都拥有一些创新能力强、科研活动突出的、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企业,如广东的华为技术、中兴通讯和OPPO广东移动通信;北京的京东方、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和小米移动软件;江苏的无锡小天鹅、国电南瑞科技和博众精工科技;上海的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展讯通信和上海汽车;浙江的新华三技术、浙江吉利汽车和网易(杭州)网络;安徽的奇瑞汽车、江淮汽车和合肥国轩高科动力;山东的潍柴动力、浪潮电子信息和青岛海尔;湖北的武汉斗鱼网络科技、烽火通信科技和中国一冶集团;四川的长虹电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和迈普通信技术;福建的联迪商用设备、厦门建霖健康家居和宁德新能源科技;河南的郑州宇通客车、中航光电科技和许继集团;湖南的中联重科、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和三一汽车制造;陕西的西安飞机设计、西安热工研究院和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天津的中海油田服务、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和鸿富锦精密电子(天津);辽宁的东软集团、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和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河北的长城汽车股份、新奥科技发展和中信戴卡;重庆的长安汽车、力帆实业集团和中冶赛迪工程技术;黑龙江的哈尔滨汽轮机厂、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和哈尔滨电机厂;山西的太钢不锈钢、太原重工和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江西的洪都航空工业集团、南昌欧菲光科技和晶科能源;广西的上汽通用五菱汽车、玉柴机器和田园生化;贵州的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瓮福集团和贵州钢绳;云南的大红山管道、驰宏锌锗和昆船设计研究院;甘肃的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和西北矿冶研究院;吉林的中车长春轨道客车;宁夏的共享智能装备;新疆的金风科技,等等。

值得关注的是,广州是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实力较为突出的省会城市。2018年广州拥有的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一万家,科技创新型企业突破二十万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入库数居全国城市第一。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利和发明专利授权量、技术合同成交额也在全国遥遥领先。

四、政策的延伸性思考

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状况的测度分析,重要的是总结经验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政策进行思考。

1.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在全球高技术市场中的份额

按照纳尔逊和温特的企业进化理论,企业的成长和发展类似生物进化机制,依靠遗传性、多样性和自然选择性来完成,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创新、组织和路径依赖等。在生存发展演化过程中,惯例、搜寻和市场选择决定着企业的生存演化,惯例即知识遗传和继承,搜寻即企业适应和惯例变异。任何企业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都会存在现实与目标的距离,缩小这一距离就需要寻求资源和扩大能力,就需要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企业竞争力理论也认为,在一个行业内,只要生产同种产品或替代品的企业超过两家以上,企业间就会产生竞争关系;通过竞争角逐,企业会获得相应的市场份额,具备较强竞争优势的企业就能获得相对多的市场份额。由于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要成长发展,必须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在数量上增长速度快、规模大,但结构并不优化,特别是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领军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并不多。与世界制造强国相比,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还缺乏重要领域的核心技术或关键性技术,缺乏世界知名品牌,产品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等。因此,高新技术企业要继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针对产品的品质和功能开展技术创新,进行新技术方案设计;针对产品的形状和图案进行外观设计创新。要通过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人专一化战略形成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支持已具备一定条件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提高开发创新能力,抓住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机会,进行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要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协调和整合企业资源,有效适应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努力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高新技术企业。要构建跨领域、跨地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组织,联合进行研发创新。要支持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实行“走出去”战略,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法律、信息、合同和融资等服务,帮助其开拓多元化市场,促进关键技术和设备等进口和服务贸易出口,支持中小企业扩大进出口贸易。要加强投资信息、产品和技术动向等信息的发布,举办中小企业主题投融资促进活动,促进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到境外合作区投资兴业,提升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

2.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生产效率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一直不高,不少高新技术企业仍然依靠人力资本和资金投入来实现生产规模扩张,通过以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进步为主的内涵式扩大再生产还没有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战略的主流。虽然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一直在持续增长,但与发达国家和制造强国相比,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研发投入占比和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均存在差距。因此,必须加快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研发效率和生产效率。

要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成果,设立中间性试验基金,通过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进行成果的现实转化处理;建立政府或民间的中间试验机构,支持这些机构承担样品生产、技术鉴定、小批量试制和产品鉴定等工作,加快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成果的转化。要建立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确权、维权和商业化的服务链条,构建研发成果转移一体化平台,有效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链、运营链、转化链、协同链和支撑链的联动,推动专利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要从国际市场需求和市场规划入手,通过与客户的密切互动,掌握市场动态,努力减少产品开发后期的需求变动和计划变更,减少产品的开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要建立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工业互联网体系,通过网络和数据实现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的互联互通,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智能化生产;实现高新技术企业各个车间、各生产线的智能决策和动态优化,提升全流程生产效率。要推动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协同设计、协同制造,创新运营模式,开展个性化定制模式,通过灵活的设计形式、制造资源和生产流程,大幅度降低生产制造成本,缩短新产品上市周期。要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大数据资源,创新高新技术产品、技术和服务,深化大数据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创新应用,实现大数据与高新技术的深度融合;提升高新技术制造业的生产管理效率,做好节能降耗,提高生产效率。

3.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高新产业的地域协同发展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在行业上主要分布在电子信息、计算机等领域,而核应用技术、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相对较少,应加快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发展。勒施的产业区位理论认为,产业聚集与城市形成高度相关,城市化是产业区位集聚必不可少的要素。产业集聚可以是自由集聚,也可以是约束性集聚。佩鲁的发展极理论认为,经济发展水平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不可能是均衡的,产业聚集将影响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通过生产聚集及其辐射作用带动的;一个地区拥有发展极,该地区就可能率先发展,也可能拉动相邻地区发展;并非每个部门、行业或地区都可能成为发展极。要建立发展极必须具备一些条件,如优秀的企业家群、有研发创新能力的企业,一定的规模经济效益,一定的资金、技术、机器设备、熟练的劳动力等硬件环境,良好的投资政策等软环境。可以由市场机制自发调节、自动产生发展极,也可以由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重点投资主动建成发展极。

中国东部地区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水平高,集聚了较多的高新技术企业,而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地处内陆,受资源环境影响,集聚的高新技术企业较少。要依据建设制造强国战略和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要求,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在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布局。要根据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建成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区域经济发展体系,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空间格局,推动各地区高新技术企业走差异化发展之路。要依据自然资源环境特征,在西部地区发展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精细化工、节能环保、汽车、绿色化工、智能家电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在西部地区建成系列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形成若干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东北地区要加快发展信息、光电子、生物、民用航空、数控机床、精密仪器和计算机软件等高技术产业,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改造东北传统产业,形成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要依托国家高新技术重大建设项目,集中优势科技资源,组织技术攻关和研发活动,促进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要利用全球产业转移创造的机遇,加强国际技术合作和技术引进,增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国际竞争力。要加快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企业信息化、智能化进程,以数字化、智能化和先进工艺等技术应用为中心,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生产制造水平和产品附加值,促进全行业技术进步,提高高新产品竞争力。要鼓励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中小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等转型,支持中小企业进行设备升级,实行信息化、智能化的深度应用和融合,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影响的国内国际品牌,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地区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增栩.我国主要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成效比较分析[J]. 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2019,(3):22-28.

[2] 陈秋星.我国大中型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69-76.

[3] 韩啸.科技园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对策探索[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9):1-2.

[4] Lin,R.H., Xie,Z.Y., Hao,Y.H., et al. Improving High-Tech Enterprise Innovation in Big Data Environment: A Combinative View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Governa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20, 50(2):575-585.

[5] Xiang,D., Chen, J.K.,Tripe,D., et al.Family Firms, Sustainable Innovation and Financing Cost: Evidence From Chinese Hi-Tech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9, 144(4):499-511.

[6] Qaiyum, S., Wang,C.L. Understanding Internal Conditions Driving Ordinary and Dynamic Capabilities in Indian High-Tech Firm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8, 90(9):206-214.

[7] Cowling,M., Ughetto,E., Lee,N.The Innovation Debt Penalty: Cost of Debt, Loan Default, and the Effects of a Public Loan Guarantee on High-Tech Firms[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8, 127(2):166-176.

收稿日期2020-04-3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建设制造强国的行动路径研究”(71673296)

作者简介李金华(1962-),男,湖北汉川人,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统计学和数量经济学研究。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评论

  评论人:     审核中!
   评论时间:2023-11-10
    审核中!

  评论人:     审核中!
   评论时间:2022-9-21
    审核中!

  评论人:     审核中!
   评论时间:2022-6-22
    审核中!

 发表评论
 昵称:
 评论内容:
 验证码: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制作维护:中联世纪  网站管理
访问 人次
国家信息产业部ICP备案:陕ICP备17019044号-1 网监备案号:XA12993

咨询电话: 13891856539  欢迎投稿:gmlwfbzx@163.com  gmlwfb@163.com
617765117  243223901(发表)  741156950(论文写作指导)63777606     13891856539   (同微信)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光明论文发表中心 公司地址:西安市碑林区南大街169号-6
CopyRight ©  2006-200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