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简体繁体切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建筑•机械 >>
栏 目: 关键字:
WA建筑奖与中国当代建筑的发展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admin 时间:2023-8-17 17:48:38 阅读:184次 【字体:

WA建筑奖与中国当代建筑的发展



支文军,邓小骅/ZHI Wenjun, DENG Xiaohua

建筑奖能够直观反映出获奖作品所彰显的价值立场,中国建筑长久以来在国际建筑奖中处于缺席地位,直至新世纪之后,中国建筑师才开始在国际建筑界崭露头角。WA中国建筑奖关注于中国当代建筑的发展,成立10余年间见证了中国第四代建筑师群体的崛起。2014年中国建筑奖的扩容则折射出中国当代建筑发展多元化与复杂化的新特点。

建筑奖,WA中国建筑奖,第四代建筑师,中国当代建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51278342)

1 国际建筑奖与中国建筑的缺席

从某种角度来看,建筑奖实际上也应算作是建筑评论的一种形式。建筑奖的评选成果折射出评奖人对于获奖作品背后所彰显的社会文化价值或者建筑自身价值的肯定与认可。而从建筑奖的发展来看,奖项的定位越来越多元化和专业化,类别日趋丰富多层次。

最早的建筑奖发端于1720年法国皇家建筑学院(Académie Royale d'Architecture)设立的“罗马大奖·建筑奖”(Prix de Rome)。1848年在维多利亚女王时期,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设立了RIBA皇家建筑金奖,这一奖项历史悠久,影响巨大,它不仅针对英国本土,更将视野放宽至全球建筑界。1907年,美国建筑师学会设立著名的AIA建筑金奖,主要颁发给美国建筑师,但也有部分国外建筑师获奖,如勒·柯布西耶、阿尔托和丹下健三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伴随经济复兴,全球的建筑活动日渐繁荣,各类建筑奖项也相应增多。

在1960-1970年代,国际建筑界产生了一系列比较重要的建筑奖项。其中包括澳大利亚建筑师学会、瑞典建筑师学会、加拿大皇家建筑师学会等设立的国家级建筑学会类大奖。1967年由芬兰建筑师协会主办的阿尔托建筑奖成立,也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国际建筑大奖。

1969年美国建筑师学会设立“25年建筑奖”,该奖项的特别之处在于,每年评出一座建成使用25年以上的优秀建筑作品。1977年阿卡汗建筑奖(Aga Khan Award for Architecture)正式设立,该奖奖金颇为丰厚,主要关注伊斯兰文化圈的建筑发展,近年来奖项的关注视野延伸至全球范围内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建筑作品。

1979年美国的普利兹克家族设立了普利兹克建筑奖(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每年评选出一位对全球建筑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建筑师,通过凯悦基金会进行对获奖的建筑师进行赞助。该奖的国际影响很大,时常被尊称为“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也最为中国建筑界所熟知。

1980年代末期有两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建筑大奖产生,分别是1988年在欧洲设立的密斯·凡· 德·罗建筑大奖,以及1989年由日本艺术协会设立的旨在扩大日本文化影响力的高松宫殿下纪念世界文化大奖(the Praemium Imperiale Award),其建筑大奖得主多为普利兹克奖的得主。

1 福建下石村桥上书屋(图片来源:李晓东. 福建下石村桥上书屋. 世界建筑,2010(10):36)

进入新世纪后,在建筑评论的发展与专业及大众媒体蓬勃发展的促进下,各种新的建筑奖项仍然不断涌现。然而,纵观这些世界建筑奖项,会发现中国现代建筑在其中处于长期缺席的状态。在世界建筑在现代主义的思潮引领下飞速发展的时期,中国现代建筑发展道路却经历了相当长一段停滞时期。但当我们探寻现代建筑在中国发展的源头,则无法忽视中国第一代建筑师们所付出的努力1)。从建筑观念上来看,第一代建筑师在实践初期的探索集中于如何使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背景相融合,用现代建筑材料、技术来表现复古风格与形式,但这种创作思路存在固有的内在矛盾性。1920年代末-1940年代后期,中国建筑曾经经历过一段短暂的现代主义建筑发展的繁荣时期。第一代建筑师中的不少人在当时开始逐渐转向对现代主义建筑的探索,原有的“鲍扎”体系建筑思想受到很大的冲击。尽管第一代建筑师在1940年代后期的现代主义实践已经具有了相当的深度,其中的一些作品已经开始在寻找中国建筑与现代性关联方面有了深入探索,然而随着1949年新中国成立,文化与政治的压力阻断了中国建筑师对于现代建筑的进一步深入探索。并且在很长一段时期之内,中国的建筑学探索一直处于停滞状态,直到改革开放新时期之后,这段探索之旅才得以重新延续。因此,中国建筑发展曾经的长期封闭,造成了在国际建筑舞台的缺席状态。直至新世纪之后,中国建筑师才开始在国际建筑界崭露头角,最明显的现象便是他们在国际建筑展览中的频频亮相[1]。在新世纪过去10年后,中国建筑师的名字终于出现在了国际建筑大奖的获奖名单中。

2010年,建筑师李晓东的建筑作品“福建下石村桥上书屋” (图1)获得了阿卡汗建筑大奖。同年,王澍和陆文宇获得了德国的谢林建筑奖(Schelling Architectural Prize)。2011年王澍获得法国建筑学院金奖,而最具有影响力的则莫过于王澍在2012年获得的普利兹克奖,一时间“王澍获奖”成为专业与大众传媒的热点话题,这也被看作是一个中国建筑发展的里程碑式的事件。

而早在中国建筑师获得普利兹克奖的10年前,即2002年,WA中国建筑奖(以下简称“WA奖”)正式成立,开始关注中国当代建筑以及对实践成果的总结。这也说明中国建筑师在获得国际建筑奖项之前,已经经历了10余年的实践积累。

2 中国建筑奖的发展与WA奖

中国建筑在改革开放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而国内建筑评奖的历史也开始于这段时期。1980年,当时的国家建工总局和城市建设总局颁发《优秀建筑设计奖励条例(试行)》,于次年开始每两年一次的优秀建筑设计评选,参评建筑必须是两年之内建成且使用半年以上的项目。1989年后该评奖活动由建设部负责,成为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奖。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首个官方授予的建筑设计奖项,可以说是中国建筑评奖历史的开端。除了优秀建筑设计奖,建设部于1990年还设立了“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的评选,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名额大致为20人,这一奖项的评选更偏重于工程性。

除了建设部设立的建筑奖,中国建筑学会也设立有若干重要的建筑学领域奖项,其中包括“梁思成建筑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等。“梁思成建筑奖”由中国建筑学会在2001年发起,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设获奖人2名,提名奖2~4名,该奖主要表彰在建筑设计创作领域做出重大贡献和杰出成绩的建筑师。至今已举办7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是业界十分重视的一个奖项,每两年举办一次。奖项等级分为“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优秀奖”和“建筑创作佳作奖”两个等级,目前已经举办了7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于1994年开始评奖,旨在鼓励与发现青年创作群体中的优秀人才。

从建设部与建筑学会的获奖项目和获奖建筑师能够看出,上述奖项的主要特点是综合性与主流化。绝大部分获奖项目为国营大院所做,主要获奖人群集中于各大国有设计大院与大型民营设计机构中的建筑师。而国营大院与大型民营设计机构也正是改革开放30余年以来中国建筑设计的主要力量。因此,这些奖项的获奖作品能够大致呈现出中国当代建筑的整体发展水平,也代表着作为建筑界主流设计力量的建筑创作观念。然而,这种主流化的评奖机制却容易将一些具有独立探索精神的建筑师事务所排除在外,再加之设计资质方面的限制,因此,独立的建筑师事务所难以单独获奖。在2011年的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名单中,独立事务所“直向建筑”的设计作品“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镇小学”获得佳作奖,而最终是与他们的合作单位中建(北京)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联合获奖。

尽管这些主流的建筑奖项具有整体性的代表意义,然而从另一种角度来看,这类建筑奖却无法体现出建筑师试图打破主流建筑观念边界的实验性探索。中国的实验性建筑探索在1990年代开始出现,并逐渐形成一股有力的建筑思潮,对当代的中国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我们在上述主流的建筑奖项中并未找到张永和、汤桦、刘家琨等实验建筑师群体早期代表人物的作品,但是如果我们谈论中国当代建筑,这些具有探索性质的实验性建筑无疑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2002年WA中国建筑奖的设立则从某种程度上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WA奖的定位与上述主流建筑奖项的定位有着显著的差别,它所体现出的评价体系具有独立性、学术性等与建筑学本体内容更为贴近的特征,它的获奖作品更多地体现出对于建筑学学科自主性的坚守与对建筑学基本问题的深入探索。WA奖在创立之初,时任《世界建筑》杂志主编王路教授就对于其奖项定位给予清晰的界定:“‘WA中国建筑奖’从一开始设立,就有意区别于国内既有的建筑奖项,自由报名,项目不分规模大小,不分建筑类型,做到真正从建筑的基本品质出发,在倡导传承与创新的同时,找寻渐渐失落的建筑的基本价值观”[3]。评奖范围的宽泛化意味着评审视野将更深入地聚焦于作品对于建筑学本体内容的探索与挖掘。WA奖的得奖项目大多直接注明设计者的名字,而并不突出所属机构或单位,体现出WA奖更关注于设计创作行为本身的重视。

WA奖的另一个特征是注重媒体传播,它通过借助专业媒体的平台,能够更好地向国际建筑界推介中国当代建筑,让中国建筑进入国际舞台的视野。WA奖注重利用媒体平台来扩大影响。WA中国建筑奖每两年评审一次,至2014年已举办了7届,在国内外已受到广泛关注,获奖作品被收录到国际诸多建筑网站,在国外举办展览,并在国外多种建筑杂志上刊登,受到广泛关注,为中国当代建筑的传播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WA奖将整个中国建筑界实践纳入考察范围,在关注大陆当代建筑发展的同时,也重视考察香港与台湾地区建筑的发展,几乎每届都有台湾或香港建筑师的优秀作品入选。在关注海峡两岸建筑发展方面,由《时代建筑》合作主办的远东建筑奖也同样具有重要作用。远东建筑奖是台湾民间影响最大、奖金额度最高的建筑奖项,2007年首度跨越两岸评奖,奖项的评价体系也同样侧重于对当代建筑学基本问题的探索与实践。[4]

2 西藏尼洋河景区游客接待站(图片来源:标准营造·赵扬工作室. 尼洋河景区游客接待站. 世界建筑,2010(10):47)

3 四川广元下寺村新芽环保小学(图片来源:朱竞翔,夏珩.下寺村新芽环保小学. 世界建筑,2010(10):48)

4 四季:一所房子(图片来源:林君翰.四季:一所房子.世界建筑,2012(12):31)

5 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图片来源:TAO迹•建筑事务所.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世界建筑,2012(12):35)

3 在传媒中崛起的建筑师群体

自2002年WA奖设立至2012年这10年时间见证了中国第四代建筑师群体的崛起2)。在WA奖历经十载的背后,应当看到,对于第四代建筑师群体的崛起,专业及大众媒体的传播与推动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其中一个显著的特征便是传播媒体与明星建筑师的互动以及建筑师群体话语权的建立。[5]

无论是大众媒体甚或是专业媒体,尽管在一方面有可能在对建筑学的专业内容的传播过程中产生稀释、简化或者曲解,但作为传播的媒介平台而言,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作为传播媒介的联结与沟通作用,从而在媒介平台构建的网络中产生更多思想碰撞的触发点。媒体需要建筑师产生思想内容,建筑师也需要媒体宣传占领舆论高地。

第四代建筑师群体的涌现过程倚赖于建筑竞赛、建筑展览以及建筑奖等多种建筑交流与传播媒介。1980年代兴起的建筑竞赛热潮为位于求学期间的第四代建筑师提供了崭露头角的良好机遇[6]。1990年代后期建筑文化沙龙与建筑展览活动日益丰富,与此同时,中国大众传媒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这为建筑师的思想与言论交流提供了在专业领域之外的传播途径。

而第四代建筑师群体的集体发声则是通过在实验建筑展览中的频繁亮相来完成的。1999年在北京世界建筑师大会期间举办的“中国青年建筑师实验性作品展”是第四代建筑师的第一次群体亮相。展览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除《世界建筑》《时代建筑》《建筑师》《新建筑》等建筑类专业期刊杂志,还有《北京青年报》《光明日报》《三联生活周刊》等大众媒体对展览进行了报道和介绍。《三联生活周刊》记者在当时的报道中写道:“从建筑师大会期间的50年建筑成果展,以及在此展开幕前未能通过审查而在国际会议中心另行展出的青年建筑师实验作品展中,我们隐约感到中国的建筑有主流和实验之分,其中交错着各种各样冲突的建筑理念”[7]。此次展览映射出中国建筑边缘与主流的对峙、个人对集体的突围,以及群体代际的冲突,表明了以实验性建筑师为代表的第四代建筑师群体的代际立场。此后,第四代建筑师参加的展览日益增多,在媒体传播的影响下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以群体的面貌进入公众与媒体的视野。

因此,可以说,以媒体作为平台的建筑展览是第四代建筑师群体获得话语权的最为典型的方式,他们通过群体亮相的方式来发出个人的声音,并逐渐形成合力,建立了中国当代建筑的话语权。集群设计由建筑展发展而来,是建筑师群体话语权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也是媒介平台与建筑师群体实践的一种结合方式[8]。中国建筑最早的集群设计产生于2000年启动的“长城脚下的公社”,这个项目在当时被大众及专业媒体广为宣传,取得很大的影响,项目建筑师的关注度得到极大提升。由于在集群设计中建筑师是以一个创作群体出现的,这大大增强了第四代建筑师的群体自觉意识,使第四代建筑师逐渐成为一个具有自身话语体系的稳固的群体。

从WA建筑奖的前四届(2002年—2008年)获奖建筑名单中,能够发现第四代建筑师占据了获奖建筑师中的大多数,如张雷、吴钢、齐欣、周恺、胡越、张永和、朱锫、张斌、柳亦春、陈屹峰、王辉、刘晓都、孟岩、李晓东、梁井宇等。这意味着第四代建筑师在2000年之后建筑实践进入成熟期。

第四代建筑师的话语权最初是建立在实验建筑的产生之上,但随着中国当代社会语境的转变,“实验性”所具有的边缘性特征已经不再显著,实验性建筑师已然通过媒体的热捧而成为“主流”,第四代建筑师所关注的是如何利用话语权的优势介入现实、回应当下,面对具体的建筑问题;另一方面,对于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也逐渐超越了长期占主导地位的“体/用二元结构”。这是一个极为深刻的转变。第一代建筑师对现代建筑的努力探索可以被看作是现代主义在中国的播种时期,也应该被看作是一次启蒙,只是这次启蒙遭遇了发展的断层。第四代建筑师摈弃了曾经的民族性与宏大叙事的传统性,他们更愿意从个人的视角来解读传统,将传统内化为一种个体经验,将其放置在具体的历史、地域等语境中,考察传统的多样性和异质性。因此,第四代建筑师所采取的态度是——面向具体现实。而这其中,又有两种倾向,一种是直面当代性与现实问题,在城市化语境中积极应对。另一种,则是从文化的高度探索传统建造经验在当代的转化。

因此,第四代建筑师的话语权所彰显的立场从最初的“实验性”转向了面向现实的“当代性”。从WA奖的获奖作品中,能够观察到许多这样直面当下与现实语境的探索。以都市实践事务所为例,在2008年的WA奖获奖名单中,都市实践的作品占据两席,其中广州万科土楼公舍(刘晓都、孟岩)获得优胜奖,唐山城市展览馆(王辉)获得佳作奖。这两件建筑作品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感以及主动介入的姿态。“土楼公舍”体现了建筑师关注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社会学视角,以及从建筑学角度对现代城市居住模式及住宅原型的探索[9];唐山城市展览馆则显示出建筑师对于城市旧有空间的改造与城市集体记忆留存的思考与探索。[10]

4 从WA奖扩容看中国当代建筑的发展转向

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中国的城市化运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这种实践语境的巨变使得建筑师们更为关注现实问题,现实感的增强也促使建筑师从形而上的思辨转向了形而下的策略。当下中国快速发展的形势无法为建筑师提供深入思考的空间,相比作品的思想深度而言,建筑师更为关心的是作品的完成度。在建筑实践中,建筑师越来越重视建筑在建造过程中的技术控制,同时在与业主的沟通、施工各方的配合等交际方面也掌握了许多技巧而日趋成熟。抛开其他社会因素不谈,应该看到,在进入新世纪后的短短几年间,建造技术和建造材料的飞速发展,令当代中国建筑在建造质量上的确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其中一些建筑作品的高完成度已经能够和国外建筑相媲美。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建筑师在职业化发展的方向上逐渐拥有了一定的项目控制能力。中国建筑师的职业化转向促进了当代建筑整体水平的提升,职业化程度的提高也使建筑实践向更为专业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建筑师越来越需要对自身进行更为精准和明确的定位。

新世纪10年间的后半段,中国的建筑实践语境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农村城市化逐渐成为热点问题,中国的建设活动开始从大中型城市向乡镇建设偏移。建筑师们面对的问题更为多样与复杂,已经完全超越了传统建筑学学科的基本问题范畴,除了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建筑师们还要面对复杂的当下社会现实,从城市到城镇、乡村甚至偏远地区,建筑师尤其是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建筑师们开始关注建筑对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形态、社会人群的长期持续性影响,关注建筑所能产生的社会效益。从WA奖获奖名单中也能够看到获奖作品的项目地点逐渐从大中城市向偏远地区转移。2010WA奖的优胜奖分别为:福建下石村桥上书屋(李晓东),西藏尼洋河景区游客接待站(图2,标准营造·赵扬工作室),四川广元下寺村新芽环保小学(图3, 朱竞翔,夏珩),项目地点全部位于乡村或西部;而2012年WA奖的优胜奖中,又有“四季:一所房子” (图4,林君翰/香港大学,项目位于陕西渭南石家村)以及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图5,华黎/TAO迹·建筑事务所,项目位于云南腾冲)等项目。建筑师的乡村实践成为在当下中国探索建筑学新可能、新方向的一种独特路径。

在建筑语境逐渐多元化与复杂化的情况下,WA奖于2014年正式扩容,奖项由原先的1项增至6项,分别为:WA建筑成就奖、WA设计实验奖、WA社会公平奖、WA技术进步奖、WA城市贡献奖、WA居住贡献奖。这种奖项类别的细分正是体现了当下中国建筑发展的专业化、复杂化、精细化的特点。其中,设计实验奖的报奖项目最多(报名91个,参评88个),反映出当代中国建筑师群体在自主探索方面呈现出积极努力的态度与不倦的热情。奖项细分之后的WA奖将会为中国当代建筑呈现一份更为完整的图景。

笔者(支文军)此次担任了WA奖两个奖项的评委,分别是WA建筑成就奖与WA技术进步奖。WA建筑成就奖关注的是建成空间环境的长远价值,因此,这一奖项的评奖对象要经历一定的时间跨度,主要针对建成5~10年的建筑。获得优胜奖的“成都宽窄巷子”保护性改造项目(图6)于2008年投入使用,该项目在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策略与技术方面都有深入细致的探索,并由此获得良好的文化、经济上的社会效益。值得一提的是获得佳作奖的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图7),这一项目超越了经典建筑学的学科范畴,甚至也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景观设计抑或是保护性改造,它试图重建人与被废弃的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将设计提升至哲学思考的层面。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图书馆 (图8)则试图追求一种建筑的永恒性,在时间的流逝中彰显建筑的品质。

6 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性改造工程(摄影/Photos:陈春林/CHEN Chunlin)

7 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摄影/Photos: 陈尧/CHEN Yao)

8 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图书馆(摄影/Photos: 戴琼/DAI Qiong)

在由笔者参与评审的另一个奖项——WA技术进步奖中,北京的凤凰中心(图9)最终获得了优胜奖,这一项目在诸多方面所具有的开创性使得它的获奖显得实至名归。凤凰中心别具一格的复杂形态显示了新时代媒体建筑开放与创新的特征,而复杂形体相应地带来了材料与建构的革新,凤凰中心的设计团队搭建了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参数化平台,通过数字化技术的支持,实现全面技术整合与精确性设计。这是中国本土建筑师首次通过自主力量应用数字技术进行复杂大型项目的设计与建造,具有重要的意义,推动了整个建筑行业的深刻变革。一座小建筑——华鑫中心 (图10)和一组巨构建筑——大连市体育中心(图11)分获佳作奖,前者专注于与环境精微的对话,后者则通过新材料、新技术建成目前国内首座全ETFE气枕罩棚的体育场。

WA设计实验奖注重鼓励设计的自主探索,体现了实验性建筑在当下语境中的发展,值得关注。参选项目规模限定在3000m2以下,小型项目更有利于建筑师在某一特定方向上进行实验性探索,获奖项目的探索方向各有不同,有的是在有限的地区条件中依托设计来实现形式的独特性,有的是对轻型结构体系及其社会意义的持续性探索,还有生态可持续性设计、覆土建筑和展览观演功能相结合的探索,等等。此外,WA社会公平奖、WA城市贡献奖、WA居住贡献奖分别挖掘了参评的当代建筑作品在推进社会公平、对城市环境与生活的影响,以及对于居住品质和环境的提升等方面的探索,成果颇丰,在此不再赘述。

5 结语

回顾2014年WA奖的6个奖项,所有的获奖项目无论侧重于哪一个层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它们都深深地根植于建筑学的基本意义之上,无论是技术进步奖或是社会公平奖,建筑师最终都将问题置入建筑学的语境下来进行解决,这是建筑师的基本态度与立场,也是WA建筑奖不变的初衷。WA奖设立10余年间,我们能够看到中国当代建筑语境的纷繁变化,而当代建筑师始终在不懈地探索与寻求真正植根于当下现实的中国建筑,新生代建筑师正在不断涌现,中国正在向世界建筑舞台推送更多更优秀的建筑作品,未来值得我们更多的期待。

[1] 秦蕾,杨帆.中国当代建筑在海外的展览.时代建筑,2010(1):41-47.

[2] 彭怒,支文军.中国当代实验性建筑的拼图——从理论话语到实践策略.时代建筑,2002(5).

[3] 王路.以和为美.城市空间设计,总第18期,2011(2).

[4] 戴春.从第六届远东建筑奖看海峡两岸建筑营建的发展.时代建筑,2008(1):145.

[5] 邓小骅.1960年代生建筑师的群体代际特征初探.时代建筑,2013(1):28-31.

[6] 刘涤宇.起点:20世纪80年代的建筑设计竞赛与50—60年代生中国建筑师的早期专业亮相.时代建筑,2013(1):40-45.

[7] 蒋原伦主编.今日先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1):7.

[8] 蔡瑜,支文军.中国当代建筑集群设计现象研究.时代建筑:2006(1):20-29.

[9] 刘晓都,孟岩.土楼公舍.时代建筑,2008 (6):48-57.

[10] 王辉.河北唐山市城市展览馆和公园:从命题到解题.时代建筑,2009(3): 80-87.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昵称:
 评论内容:
 验证码: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制作维护:中联世纪  网站管理
访问 人次
国家信息产业部ICP备案:陕ICP备17019044号-1 网监备案号:XA12993

咨询电话: 13891856539  欢迎投稿:gmlwfbzx@163.com  gmlwfb@163.com
617765117  243223901(发表)  741156950(论文写作指导)63777606     13891856539   (同微信)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光明论文发表中心 公司地址:西安市碑林区南大街169号-6
CopyRight ©  2006-200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