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行政•人事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商标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admin 时间:2010-7-22 11:14:25 阅读:285次 【字体:

作者: 程静

放眼中国,品牌大战愈演愈烈,商标争夺如火如荼。看着硝烟弥漫的战场,我们不禁感慨:“要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商标?”笔者认为,拯救商标是微观与宏观相结合,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
一、微观而言:国际国内同着手,构筑自己的商标防护网
拯救商标不仅仅是种事后处理的行为,相对于事后可能付出的代价,作好预防工作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就拿2004年报道的“少林”商标被抢注一事来看。少林发展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可是直到1998年7月,少林寺才投资成立了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才开始着手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司进行亡羊补牢式的商标注册。 经过四年多的不懈努力,至2002年8月底,少林寺陆续拿到共计29个类别的43项注册商标的注册证书。笔者认为从我国目前的商标注册制度来看,少林寺已经拿到的29个类别的43项证书并不是很理想的保护范围,因为根据我国商标注册的商品和服务分类来看,我国现在将商品和服务分为45类,每类下又有若干项,虽然少林寺并无意在所有领域谋求发展,但是注册商标的重要目的不仅仅在于用也在于防。全面的保护可以在更大范围内防止侵权发生。据悉目前国内有百余家企业、54个“少林”商标产品正在使用,内容从酒店、海鲜火锅到啤酒、汽车、轮胎、家具、砂轮、电线、电料等。在注册商标名册里,还有所谓的“少林烟”、“少林酒”,如此之多的“少林”真让人眼花缭乱,也真让人啼笑皆非。1
所以,从国内方面而言,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对于一些有价值、有前景的商标首先要尽可能在更多的类别进行防御商标的注册,把没有被别人注册的领域尽快占领,以备不时之需。同时作好联合商标的注册工作,所谓联合商标是指某一个商标所有者,在相同的商品上注册几个近似的商标,或在同一类别的不同商品上注册几个相同或近似的商标,这些相互近似的商标称为联合商标。联合商标以其中的一个商标为主,称为主商标,亦称之为正商标。注册联合商标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其主商标不被他人模仿或部分抄袭。真正的权利人不全面保护,只会给自己留下后患。未来的发展总是超乎我们的想象,与其将来花大把的金钱去打官司,不如提前布好自己的商标防护网,不让别人有机可趁。
其次,经营者要争取被认定为“驰名商标”,因为,按照WTO协议以及我国商标法中关于驰名商标的规定,对驰名商标采取的是强保护,如果属于驰名品牌,先抢注的行为可以被认定为无效。同时在网络时代的今天,经营者也千万不能丢失了网络这块无形却有价的领域,借助网络的无限传播性,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品牌自己的商标传遍世界的每个角落。
从国际方面而言,首先,要作好宣传的工作,虽然商标之争是一个法律问题,但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知识产权的争夺更是经济利益的争夺,所以要占领有利的市场地位就必须作好宣传的工作,当然在这里我们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去宣传,同样也是让更多的了解什么是真的什么是仿的,让更多的人学会识别,从而避免混淆,防止淡化。其次,抓紧在国外的商标注册,同时对于已被抢注的商标要根据每个国家关于撤消恶意抢注商标的不同程序,有的放矢,以充分的证据和恰当的人选去尽可能的收复失地。如果不能通过法律的手段解决问题,可以考虑通过协商争取让对方低价或者无偿的转让商标。
二、宏观而言:抓紧制定我国的知识产权战略
各种商标大战已成为国内、国际商业争夺的重要手段,这同样已经不是一个个经营者自己的事情,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在这一系列商标大战中经受着考验, 暴露出缺陷。现在我国无论从学术还是实践领域都在找寻制定适合我国的知识产权战略之路,正如在“知识产权战略专家论坛”上,陶鑫良教授所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要宣言知识产权立国”,包括“知识产权卫国和知识产权兴国”,“我国的知识产权战略关键在于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收购、提升和积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应当积极营造有利于我国企业生长、发展、利用的有限空间和法律环境,合理且有效的扶植与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及其自主技术、自主品牌。” 同时笔者认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在知识产权战略中建立良好的知识产权预警机制不仅可以让国内企业用世界的眼光去谋求发展,而且能有效降低侵权产生的频率、缩小其范围。如果建立了这样以合理的预警机制为起点,以鼓励保护自有知识产权为内容,以知识产权卫国、兴国为策略目标,同时重视提高全民的知识产权意识的知识产权战略,再配合有效的实施,名牌商标被傍却无计可施、商标海外艰难收失地的窘境就不会出现,即使出现也会有合理的引导机制和援助机制去帮助其走出困境。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昵称:
 评论内容:
 验证码: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咨询电话: 13891856539  欢迎投稿:gmlwfbzx@163.com  gmlwfb@163.com
617765117  243223901(发表)  741156950(论文写作指导)63777606     13891856539   (同微信)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光明论文发表中心 公司地址:西安市碑林区南大街169号-6
CopyRight ©  2006-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维护:中联世纪  网站管理
访问 人次
国家信息产业部ICP备案:陕ICP备17019044号-1 网监备案号:XA12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