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文化•教育
 
数字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表征及其实现路径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guangminglw 时间:2024-4-29 11:40:50 阅读:74次 【字体:

数字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表征及其实现路径*


关键词:高质量转型数字化


王 露

(毕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州毕节 551700)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当前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改革发展的前沿热点话题。数字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贯彻落实国家数字化战略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是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重要路径。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要求“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教育部《职业教育体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要求办好公平有质量、类型特色突出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质赋能、以质图强,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数字技术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改革引擎,关系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度和广度,关系到现代职教体系本质内涵构建。一方面,数字技术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资源保障,推动社会走向数字时代;另一方面,数字技术本身的技术属性必然给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带来风险与挑战。本研究聚焦数字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阐述数字化转型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联系,分析数字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现实表征及时代困境,探索数字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一、数字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内在逻辑

探寻数字技术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现实表征,首先需澄清教育数字化转型及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厘清教育数字化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理性逻辑。

(一)教育数字化转型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

1.教育数字化转型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教育信息化的特殊阶段,数字化转型指的是要实现从起步、应用和融合数字技术,到树立数字化意识和思维、培养数字化能力和方法、构建智慧教育发展生态、形成数字治理体系和机制的路径革新。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充分应用数字化技术,革新教育理念,改变传统教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流程,形成数字化素养和数字化意识,强化师生的数字化能力,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培育并发展数字化治理体系和机制。

2.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对发展状态的一种事实与价值判断,意味着教育在质与量两个维度上达到优质状态,包括公平发展、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创新发展、优质发展、持续发展、安全发展[1]等几个维度。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的是职业教育以人才培养为目的,在教育公平、创新、协调、优质、可持续、全面发展等方面质与量达到价值耦合的最佳状态,促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培育大国工匠,从而形成绿色生态循环运行机制,重塑优质、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3.数字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数字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的是通过数字技术手段的掌握和运用,深刻把握数字资源、数字空间、数字手段的技术优势,使数字技术与职业教育发展深度融合,以数字技术革新破除传统教育资源不均、沟通不畅、发展不均等壁垒,以技术促进职业教育改革深化,革新职业教育理念、实现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公平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发展终极目的。数字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一种手段与目的、过程与结果的多重耦合状态。

(二)数字技术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关系考察

1.数字技术成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速器

教育数字化是教育现代化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和实现路径。教育数字化旨在通过技术层面、业务层面、人本层面三大层次的转型[2],在教育环境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上,优化技术、人才、教育协调互动的循环机制,更新职业教育模式与业态创新。以数字赋能教师专业成长,以数字赋能学生自主学习,实现以数字信息为基础设施和支撑工具。形成创新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新生态。教育数字化转型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变革动力。教育数字化的转型促使职业教育领域管理者和研究者正视职业教育发展短板,重新审视传统教育体系结构,重构组织关系,融入新技术理念,革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思路,发展创新教育路径。

2.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催生数字技术拓展空间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数字技能人才培养、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资源开发利用为旨归,依托数字技术、数字空间、数字资源重构教育组织体系、变革教育思想,挖掘数字化、信息化教育功能,促进数字化与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既是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衍生载体,同时也是数字化转型终极目的所在。数字化转型实质上是职业教育在革新、图强、提质的现代语境下,充分利用新基建、新场景、新技术等手段,融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平台资源优势,寻求数字化、智能化的正向教育效应。以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方能融入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重塑现代职教体系的动态循环运行机制。由此,可深度挖掘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及功能效益,从信息化顶层设计、组织体系等方面开发数字利用有效路径,开辟职业教育信息化、智能化的新场景。

3.数字技术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耦合共生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面向教育教学业务的数字化转换过程,也是“教育教学系统”要素及结构的整体数字化转换过程[3]。数字技术的融入必将解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打破原有的教育系统,形成新的信息化、智能化的教育系统结构。教育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信息化、智能化等资源优势,从革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方式、重构教育评价等方式缩小教育时空阻隔,拓展教育内容,拓宽教育边界,将教师从传统的教学活动中解放出来,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教育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着手,融入数字技术、数字要素,构建教育公平化、生态化、优质化的“人—机—人”的循环互动机制。数字社会、数字空间建构过程里,职业教育在教育系统重构、优化的循环互动中得到发展。教育数字化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路径,二者耦合共生,深度融合。因此,要通过大数据创新职业教育知识与技能共享机制,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夯实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手段,借助数字孪生技术加码互嵌共生型职业教育实训基础,凭借5G网络打造具备公共服务能力的云上院校,依靠人工智能推进职业院校数据智力大变革,以重塑开放多元的职业教育生态系统[4]。

二、数字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时代表征

(一)迭代融合:教育融合创新走向未来

职业教育落实国家数字化战略行动计划,从顶层设计变革到实践行动的贯彻落实,从职业教育理念革新到职业教育“三教”改革,从职业教育单向输出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彰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融合与创新动态生长趋势。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吸收借鉴世界先进教育理念,从对教育体系的审视与社会人才需求的预判中寻找职业教育公平、优质、高效、适切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而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为职业教育高速、优质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与资源平台。数字化转型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资源共享平台、人才培养创新路径,在今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离不开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融合渗透。职业教育若想脱胎于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组织数字化转型可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开辟教育实践场域,拓宽职业教育的边界。数字技术和资源具有永续更新、全员覆盖、智能选择等优势,其运行模式突破传统教育模式时空壁垒,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促成职业教育走向现代化、信息化、人文化迭代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绿色循环新生态。

(二)技术赋能:理念技术革新强调全面优质

数字赋能教育面临从基础设施升级-学习方式变革-教育流程再造[5]等三个层次。数字技术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应以数字技术变革融合深入职业教育体系,引发职业教育教育理念革新,引导数字课程体系构建,加强数字教学质量监控、转变数字课程教学评价、重塑师生数字思维、涵养师生数字素养。数字赋能改革,须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物联网设备、大数据、5G+网络平台等资源优势,打造全方位、跨时空、可循环、绿色发展协同治理的职业教育数字化教育环境和空间,丰富师生教育生活场景,便于形成个性化、一对一、一对多个性化教育平台数字资源及学习模式。数字化虚拟空间成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资源载体,其隐含丰富多元的教育资源、随取随用,具有情境性、即时性、便捷性、时代性、多元性等特点,海量信息储备,跨时空资源聚集,呈现复合式、裂变式知识增长。教育形式变革必将导致教育体系内教育者思维范式转变。引导人从单纯知识获取、输出转变为知识收集、筛选、整合、建构等系列行为变化,也促成了全面、体系化的知识体系呈现。

(三)绿色生态:组织功能变革追求内在可持续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种基于数字技术的系统性创新发展过程,包含自我赋能、秩序生成与范式转变的内涵特征,最终指向重塑职业教育健康教育新生态[6]。职业教育需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革创新教育模式,动态有机调整教育组织机制,方能扭转原有的“数量规模增长”状态,实现更高水平的教育各要素和谐共生。职业教育组织结构调整,适应新时代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现实需求,消弭教育组织之间、教育要素之间、教育主体之间的时空壁垒,实现教育主体间信息资源共享、共建,实现教育信息的有效流动,人才培养供需平衡。数字转型以技术革新为核心,依托技术变革、信息化扩张等手段迫使教育组织功能不断升级换代,从而牵一发动全身,引发教育目标、教学方式、课程内容、教育评价等内涵重塑,催生个性化、丰富化、可持续更新的学习生态环境的构建。

(四)公平优质:面向社会全体兼顾质量与特色

职业教育高公平、优质、协调、创新、可持续发展是新时代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背景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路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样态与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相契合。教育数字化转型通过教育变革将数字技术融入教育领域,可改变职业教育形态、运行机制、教育理念等,满足学习者多样学习需求,打造开放、共享、融通、稳定、优质、适应的职业教育新形态。数字化转型丰富教育教学资源、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搭建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创新教育评价体系,形成人-机有效互动的数字教育平台,能有效整合不同地区、不同院校、不同层级之间的优势教育资源,弥补教育阶级差异化带来的“数字鸿沟”,缩小教育差异,有助于在凸显职业教育特色的同时兼顾教育公平。

三、数字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

然而当前,数字赋能职业教育尚面临技术功能障碍、数字素养缺位、职教边界消融、价值伦理失范等问题。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深刻把握数字技术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关系,明晰数字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表征,廓清数字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现实阻隔,有助于我们从价值理性视角,解蔽数字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代隐忧,探寻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一)功能与内涵共生:拓展数字技术发展的基础与内涵

数字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应充分整合利用数字资源、数字空间,在审视数字化技术教育普及与运用基础上,广泛获得数字资源,畅通职教领域、阶层、社会团体等信息沟通渠道,围绕市场需求,基于OBE理念投入-产出导向,不断改革、更新数字技术服务水平,健全数字技术、数字空间的功能,擢升数字化转型的内涵。职业教育改革从顶层设计入手,从广域视角全景式触及职业教育全领域、全方位、全角度等维度,考察现有教育组织结构不适应、不科学的运行模式,打造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基础设施建设,革新传统职业教育的教育理念,变革教育组织结构,转变职业教育发展思路,破除职业教育区域壁垒,提升职业教育品质内涵,走职业教育技能化、数字化、科学化的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之路。数字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加快职业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探寻数字技术融入职业教育的适切方式,擘画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化转型宏伟蓝图。要积极发挥数字技术的功能优势,构建数字空间、数字资源互通有无的虚拟交换平台,形成一体化数字服务体系。重构职业教育组织结构,持续更新数字资源,构造丰富多元数字空间,探索数字赋能职业教育发展融合新路径,以数字化、智能化服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技术与理性并重:审度数字技术运用合理性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即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达到最优状态。“人”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的和中心,技术只是人类开展教育、服务教育的中介工具。人类文明进步依靠技术发展,同时自我也逐步无意识地陷入技术主宰的虚拟空间中。解蔽现代数字技术对于人的自我意识的宰制,理性审思当前数字技术使用过程中的异化行为,呼唤人的自我意识回归迫在眉睫。技术理性作为一种追求合理性、规范性、有效性、功能性、理想性、条件性的时间理性和技术精神[12],与职业教育改革具有内在的合目的性、合规律性。技术有助于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催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摒弃传统教育的教育模式,形成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态运行机制。技术是服务人类生活、服务社会、服务教育的一种方式,应尽力避免技术沦为异化表达的显现方式。人类需存有一种理性审慎的态度面对技术带来的数字社会的繁复,考察技术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在运用技术的同时须遵从人类自然发展的内在规律,祛除技术僭越生活、凌驾于自我意识之上的外衣。极端化的数字技术理念容易导致人类陷入“数字假象”,误以为虚拟空间中的互动与联结真实存在,而忽视人类本身现实中的意识与情感的碰撞。挖掘职业教育本身的意蕴和价值,以数字赋能职业教育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需对数字化技术、数字化社会的利弊进行甄别判断,避免陷入抽象化的数字社会的蒙昧之中。技术应与理性并重,澄清数字技术工具价值,明晰数字技术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以理性之思审度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时代隐忧,剥离技术理性的潜在危机,擢升价值理性,重视技术超越价值,形成一种审慎的技术理性内在自觉。

(三)绿色与发展均衡:探寻职业教育绿色生态循环机制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绿色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体现在职业教育质与量的平衡上,既追求量的增长,也关注质的提升。以数字赋能教育、以数字强化引领,以数字助力高质量发展是其重要的实施路径。数字技术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手段和路径,应从长远眼光明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前景。数字赋能职业教育兼顾绿色与发展,一是呼唤职业教育主体性回归。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关注个体在技术使用过程中的主体性,驱逐数字技术营造出的虚拟幻境,保护科学、理性、协调的个体自我自主空间。置身于数字虚拟交互空间,应保持自我理性觉知,将人的主体意识从数字化“意识流”之中遣返,意即“深度把握人自我意识的同一性结构”[13]。二是重塑人文精神。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教师、学生、行政管理人员对数字化技术掌握娴熟并能合理利用。数字化素养的提升成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数字技术催生工具理性,教育发展要求人文素养的回归。数字社会人文精神的重建隐含着人对技术理性审思的一种自我价值选择,展现人在数字技术的全面掌控下的理性回归。三是达到技术审美超越。超越技术本身工具性局限,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即是从超越数字技术工具局限的当下,对职业教育传统教育模式不断扬弃,仔细甄别自身的片面性和特殊性,将现代教育理念蕴涵其中,以解放思想,超越当下为目标而展开的一场职业教育绿色生态循环高质量发展的博弈。

(四)重构与创新融合:创新职业教育数字发展运行机制

ChatGPT问世引发教育学界的广泛探讨,数字化转型时代,如何回应、应对数字技术带来的教育历史性变革成为时代议题。对数字信息技术的理性思考以及数字技术的整合重构,使之服务教育、发展教育、创新教育、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化转型蕴涵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双重逻辑,既是以数字化视角审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可能性,也是从教育视角探寻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是如何将数字化技术融入改革发展之中,重组职业教育组织结构,创建职业教育数字化平台、数字化空间。因而,需要做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搭建数字化资源平台,从而实现数字资源边际效益最大化。从职业教育数字化发展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等维度完善并建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应跨越教育领域“数字鸿沟”,拓宽人与技术之间、地区之间、院校之间的数字资源获取的路径和渠道,整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利因素,扬长避短,重构教育单向度发展的传统形态,构建数字生态的命运共同体[14]。以数字化平台打造多级贯通、资源交互的智慧教育平台,创造数字空间、数字资源的生态化、个性化发展“多维融合无缝学习空间”[15]。应合理取舍工具理性、技术理性的价值,规避数字伦理道德风险。以数字技术赋能职业教育发展,避免人沉沦于虚拟数字空间,使人在理性审思中保持对数字技术的审慎态度。同时,数字赋能职业教育需不断汲取现代教育理念精髓,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融入新发展理念,构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四、结语

职业教育生态系统需以数字技术为手段,适应国家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数字赋能教育,促使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从“培养数量的扩张”走向“培养质量的提升”这一质的飞跃。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应从顶层设计、数字化服务体系,组织架构、教育模式方面全面深入融入数字技术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现实追求,围绕职业教育公平、优质、协调、全面发展等维度进行数字转型变革。同时,须呼唤技术理性回归,重视数字技术运用中自主性发展、人文性重塑的逻辑理路,审慎甄别数字伦理危机,自上而下架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生态循环运行机制。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昵称:
 评论内容:
 验证码: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咨询电话: 13891856539  欢迎投稿:gmlwfbzx@163.com  gmlwfb@163.com
617765117  243223901(发表)  741156950(论文写作指导)63777606     13891856539   (同微信)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光明论文发表中心 公司地址:西安市碑林区南大街169号-6
CopyRight ©  2006-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维护:中联世纪  网站管理
访问 人次
国家信息产业部ICP备案:陕ICP备17019044号-1 网监备案号:XA12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