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综合•其他
 
我国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体制改革问题的思考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admin 时间:2015-3-6 16:43:10 阅读:4055次 【字体:

我国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体制改革问题的思考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发展迅速,国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各个行业也都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而得到提升,我国的航空业也随着经济发展的浪潮迅速发展起来。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在我国航空事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我国的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不完善,制约着我国民航业的发展。基于此,笔者针对这一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进而提出了我国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体制改革的思路,以期能够为我国航空业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空中交通管理;体制;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改革中求发展,航空运输也已经成为一种先进的运输方式发展开来,航空业的发展水平直接映射着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航空运输不仅速度快、运输时间短,而且方便、安全,它以其独特的优势在运输业发展壮大,迅速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行业,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我国的空中运输管理系统发展相对滞后,改革势在必行。

  1、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现行体制的特点及改革动因分析

  1.1空中交通服务概述

  空中交通服务包括:飞行情报服务、告警服务、空中交通咨询服务、空中交通管制服务、区域管制服务、机场管制服务。我国有法律明确规定:我国的空中交通管理单位要为人民服务,服务于民用航空器,为其提供空中交通服务,这是为了防止民用航空器与其他航空器以及障碍物相撞,维持空中运输秩序[1]。

  1.2空管系统的行业特点

  空管系统的行业有五大特点。第一是国家垄断性,空中管理系统不完全是服务,它作为国家的政府职能,还担任着维护国家的法律法规的责任;第二是高投入与高技术,对于空管系统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航路设施与飞行区设施等设备的投入,所以空管技术高且范围广;第三是高风险与高责任,空管人员影响着飞行安全、航班正常率以及担负着一定的法律责任;第四是国际一致性,有关民用航空活动的一些规则和条例,现已被世界各国所认可,因此,在国际航空中,世界各国在管理标准以及技术标准等方面具有一致性;第五是整体协同性,空中交通服务是由各个部门协同完成的,法律也对空管服务的协同合作进行了严格的要求,对于空管服务不同国家也要协作共同完成。

  1.3我国空管体制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前期,我国民航的管理体制由政府完全垄断,实行政企合一的军事化、半军事化管理。1987年,经过了国务院的批准,我国民航实施了政企分开的政策,航空公司与机场分开设立,从此向企业化的道路迈进,空管行业也随着进行了改革发展,走向两条主线和三级管理的改革路线,两条主线分别是行政管理主线和业务管理主线,三级管理指的是行政管理主线和业务管理主线分别由三个部分来管理,两条主线呈双轨制。

  1.4现行管理体制的弊端

  首先是,高度统一的客观要求与管理体制相矛盾,管理标准的高度统一以及现行的双轨制造成了政令不统一、设施建设的管理不能一致、信息渠道不能一致等诸多问题的出现;其次投资管理体制也出现问题,一直以来,统贷统还的投资方式是我国民航的投资主流,导致一些部门争项目、争投资,没有风险意识,不能提高利用率,只重视购买,投资效率低、设备使用寿命短、浪费国有资产;再次是空管配置资源不合理,机场飞行区设施归属与航路设施的归属不合理,久而久之便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2、我国空管系统体制改革的思路

  2.1我国空管系统体制改革的思路

  空管系统在民用航空运输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发展促进着民航运输业的发展。国家为了推动我国民航事业的发展,近些年来,为我国的空管设备进行改良而投入了大量资金,对于空管系统的管理体制,也进行了调整。但是,这些投入对于一些弊端并没有起到改善的作用。所以,摆在我国空管事业眼前的问题是深化改革,促进我国空管系统稳定的发展。

  2.1.1改革双轨制为直线制

  双轨制的管理体制存在着许多问题,所以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应该改革为直线制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具有机构简洁、权责分明、政令统一、信息通畅、高效率的特点,对于这种角球较高的管理系统非常适用。直线制空管体制实现了政令统一、合理分划了管辖范围、空管局以地区冠名,改变了以往的以行政区冠名、空管中心以其所管辖的范围划分,不再以行政区划分。这种管理体制,突破了行政的管理体制,有利于政令统一以及设施的适当配置,提高了国家的经济效益,减轻了国家的经济负担。

  2.1.2改革运行机制

  空管服务机制应该是多样化的,保障飞行安全,精兵简政,业务人员应该与岗位进行合理的配置,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目前,我国的空管系统工作人员调动不合理,技术人员知识匮乏,技术水平不统一,技术得不到提高,并且适应能力不强,造成空管的运行机制差。所以,应该着重培养能力强、技术高的业务人员,提高设备的利用率[2]。

  2.1.3加大对空域管理的改革

  空域改革是对某一确定区域进行改革,首先对于飞行高度层要加大改革,我国的民航路线远远少于国外,应该逐步改革与国际接轨,增加航线流量;对于航线结构进行调整,我国的航线结构不合理,转弯较多,造成浪费,应该缩短航程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自动化管理,加大航班流量;在军用空域没有活动时,应该灵活管理,允许民航使用,提高利用率[3]。

  结论

  我国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改革发展缓慢,随着我国航空运输业的飞速发展,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改革是必然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的经济正在向市场经济过渡,所以各项制度还不完善,很多因素都制约着我国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发展。我国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现行的管理模式是政企不分,所以我国空中运输管理系统改革的关键是职能的转变和行政体制改革,使我国的空中运输管理体系发展成为设施配套、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交通服务系统。

  参考文献

  [1]王中东.空管安全管理六准则的实践与思考[J].民航管理,2011,12(4):38-39.

  [2]施和平.空中交通管理新论[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11(3):12-16.

  [3]邹建新.优质服务的制度基础[J].中国民用航空,2012,12(8):50-52.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昵称:
 评论内容:
 验证码: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咨询电话: 13891856539  欢迎投稿:gmlwfbzx@163.com  gmlwfb@163.com
617765117  243223901(发表)  741156950(论文写作指导)63777606     13891856539   (同微信)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光明论文发表中心 公司地址:西安市碑林区南大街169号-6
CopyRight ©  2006-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维护:中联世纪  网站管理
访问 人次
国家信息产业部ICP备案:陕ICP备17019044号-1 网监备案号:XA12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