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医疗•卫生
 
预防与控制口腔科门诊感染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admin 时间:2015-3-6 14:58:16 阅读:270次 【字体:

预防与控制口腔科门诊感染


【摘要】目的研究怎样预防控制口腔患者的感染,降低患者的口腔感染率。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2月至8月间口腔科治疗的90例患者为调查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46例,对照组44例,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强化的预防与控制感染措施,对照组使用常规的防护感染措施。结果经过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强化的预防与控制感染方法,患者的口腔感染率降低,两组进行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口腔患者采取严格的预防和控制感染方法,可有效降低口腔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交叉感染;预防与控制
  预防与控制是为降低日后产生的问题,对医疗过程实行的一系列防护措施,可以减少日后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浪费[1]。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口腔科的工作人员的感染性防护意识,现对观察组实行加强感染的预防性控制,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感染预防措施,将我院在2011年2月至8月间出现口腔感染的病例进行调查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1年2月至8月间治疗的90例口腔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年龄18-68岁,平均38.2±3.4岁,对照组44例,年龄20-70岁,平均37.8±3.2岁。两组在其他资料中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观察组:通过对手术室周围环境的清洁、消毒,医疗器械的灭菌,加强医师的自身保护以及操作物品管理等一系列防护措施来避免患者出现交叉感染现象。对照组:通用对常规的牙科综合治疗椅的消毒来预防感染。
  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l5.0的软件,用百分比方法表示计数资料,用X2校验方法对比两组数据差异,P>0.05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P<0.01时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2]。
  2结果
  观察组通过对手术室周围环境的清洁、消毒,对医疗器械的杀菌,同时加强医师的自身保护以及操作物品管理等一系列防护措施,发生感染的例数为2例,占观察组患者总人数的4.35%,采用传统的牙科综合治疗椅消毒预防的患者出现9例,占对照组总人数的20.46%。
  3讨论
  (空两格)如今,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牙齿健康自然也成为百姓们的长谈话题[3]。现在,口腔感染率占医院感染的一半,医院应该加强口腔交叉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3.1现在医院准备从以下方面进行控制
  3.1.1对周围环境的清洁与消毒为了给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避免发生患者口腔的交叉感染,应及时清理手术室卫生,对每日所处的医疗环境进行紫外线杀菌消毒,而且要时常通风,保证手术室内的空气畅通。
  3.1.2对医疗器械的消毒与杀菌由于口腔外科操作主要是在患者口中进行,而且口腔治疗的医疗器械相对较多,医师的双手及其使用的器械需要反复进出病人的口腔,极易产生感染现象。因此,严格控制医疗器械的消毒已成为切断患者口腔感染的主要方法。包括:①对直接进入患者口内的器械和辅料实行严格消毒杀菌。②对接触患者口腔皮肤的器械必须实行严格灭菌处理。③对手术治疗器械的消毒以及对医疗工具进行完全清洗、消毒[4]。
  3.1.3加强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对我院口腔门诊的工作人员定期举办有关感染防护的讲座,加强工作人员对口腔感染的重视以及提高对口腔感染的自我防护意识。同时应加强护士的无菌操作步骤,严格规定其步骤,对工作人员从自我保护上进行严格培训。按“六步洗手法”进行术前和术后的手部清洗。
  3.1.4加强医疗操作物品的管理不采用可循环使用的医疗用品,坚决杜绝同一套医疗用品医治多位口腔患者,对于那些真空包装的无菌操作器械,必须在使用时现打开,用完后及时回收处理,按医院规定的处理方法及方式进行分类处理。
  总之,通过对口腔门诊进行预防与防护感染控制,可以明显的降低感染率。两组间对比,经过进行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患者口腔感染率较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加强口腔科门诊感染的预防,可减少口腔感染例数,适合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吕佳.阎黎津,傅体权,等.口腔器械消毒效果的调查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9,12(8):408-409.
  [2]张莉,张思平,梁红,等.加强口腔科医院管理的监控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14(12):74.
  [3]段瑞雪,魏艺馨.口腔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控制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11(08):279-280.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昵称:
 评论内容:
 验证码: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咨询电话: 13891856539  欢迎投稿:gmlwfbzx@163.com  gmlwfb@163.com
617765117  243223901(发表)  741156950(论文写作指导)63777606     13891856539   (同微信)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光明论文发表中心 公司地址:西安市碑林区南大街169号-6
CopyRight ©  2006-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维护:中联世纪  网站管理
访问 人次
国家信息产业部ICP备案:陕ICP备17019044号-1 网监备案号:XA12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