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60例产前子痫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对产前子痫的临床治疗及预防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自2006年3月——2011年5月收治的60例产前子痫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产前子痫患者,实施剖腹产终止妊娠的有48例,4例发生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的有9例,5例发生妊高症性心脏病,未发生死亡。60例围生儿,52例早产,10例发生胎儿窘迫,7例出现轻度窒息,1例出现出血性脑卒中,2例围产儿死亡。结论剖腹产选择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可以对患者实施完全镇痛,胎儿产出速度快,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胎儿脱离不良环境,减轻严重病情对孕妇的威胁,并能使血中儿茶酚氨的水平及血压降低,胎盘绒毛间血容量增加,对产前子痫患者实施剖腹产是非常必要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产前子痫;剖腹产;临床治疗;分析;预防
产前子痫是孕妇妊娠期特有的、严重的临床表现,在发生抽搐的情况下,孕妇及胎儿极有可能发生死亡[1]。积极采取措施,做好围产期检查,降低产前子痫发生的概率,是非常有必要的。现将60例产前子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以期望达到抛砖引玉,与同行探讨、借鉴的目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60例发生产前子痫的患者,年龄23-37岁,平均年龄29.6岁,44例患者为初产妇,16例患者为经产妇,58例为单胎,2例为双胎。
发病时,怀孕小于31周的患者有10例,怀孕在31周-34周的患者有17例,大于34周的患者有33例。患者自述:抽搐发生前数天甚至60天,曾经出现过下肢浮肿的现象;54例患者在发生抽搐前数小时或者7天内出现过程度不同的恶心、头疼、头晕、呕吐、看不清物体等现象;经体格检查,上述60例患者均无高血压、癫痫病史,怀孕20周后在出现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的前提下,出现抽搐现象,甚至昏迷。发生抽搐最少的是1次,最多的是11次。1例患者抽搐时并发脑出血,1例患者发生急性肾脏功能衰竭。
1.2方法入院前,未接受过硫酸镁等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立即给予25%硫酸镁20ml,通过加入20毫升10%的葡萄糖注射液,静脉缓慢推注;然后,给予60ml(25%)硫酸镁,通过加入500毫升5%的葡萄糖注射液,按照1-2g/h的速度进行静脉滴注。对于抽搐发生较为频繁的患者,增加使用山莨菪碱,通过静脉推注的方式,给予10mg安定。心肺功能正常的患者,按照250ml剂量,给予20%甘露醇,静脉滴入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在对患者采取上述措施后,如果抽搐、烦躁不安仍然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则增加使用杜非合剂或者冬眠合剂;对于怀孕34个周以内的孕妇,给予氟美松治疗,按照每天2次,每次5mg的剂量,以减轻患者脑部水肿,促进孕妇胎肺成熟。经过上述方案治疗,抽搐得到了控制。抽搐得到控制2-4小时后,48例孕妇实施了剖腹产手术终止了妊娠,经产妇的12例孕妇,宫颈扩张达到2厘米,实施人工破膜加静脉滴注催产素后,通过引产经阴道分娩。
2结果
60例产前子痫患者,实施剖腹产终止妊娠的有48例,4例发生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的有9例,5例发生妊高症性心脏病,未发生死亡。60例围生儿,52例早产,10例发生胎儿窘迫,7例出现轻度窒息,1例出现出血性脑卒中,2例围产儿死亡。
3讨论
3.1做好围产期预防工作,防止出现产前子痫的发生认真做好孕期相关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在怀孕早期经常检查血压,养成定期测量血压、接受孕期检查、测量体重、尿常规的习惯,服从医师的指导,对于出现的异常情况,要进行及时的咨询、治疗。在怀孕期间,不仅要保证必要的营养,还要保证充分的休息,在食物上,多摄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另外要摄取富含铁、钙、镁、硒、锌等微量元素的新鲜水果及食物,对动物性脂肪及盐,尽量少摄取,防止出现过量摄取的现象。怀孕中期,当平均动脉压力大于85mmHg和翻身试验阳性者,怀孕晚期容易发生先兆子痫,有高血压或肾病的孕妇,曾经发生过先兆子痫或者再次怀孕发生先兆子痫的孕妇,尤其需要注意,务必加强围产期的检查,对怀孕期间的高血压疾病的症状、体征要高度重视,尤其自我感觉不适时,更要及早检查,以便做到早发现早治疗[2]。
3.2对于是否终止妊娠的判定,建议按照下列标准进行判断当孕妇的舒张压低于100mmHg,尿蛋白在“+”以下,妊娠未满37个周且胎心监护指标及脐动脉检查指标正常的,可以继续妊娠。当孕妇的舒张压大于100mmHg,尿蛋白在“+-++”,超声生物物理指标大于等于6分,可以继续接受治疗,如果孕妇怀孕周期达到37个周以上时,可以终止妊娠。当孕妇的舒张压在120mmHg,尿蛋白在“+++”及以上时,超声生物物理指标大于小于6分,需要尽快终止妊娠。
3.3当前,随着产前子痫临床治疗的验证,使用硫酸镁成为治疗产前子痫的首选药物。硫酸镁可以使患者的痉挛症状得到缓解,使子宫胎盘血液流量增加,对胎儿及胎盘之间的功能予以改善。莨菪类药物,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体内的血液黏稠度,解除患者的微动脉痉挛,对脑部微循环能够起到有效的改善作用,抑制大脑皮层,使呼吸中枢兴奋,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尤其是对抽搐较为频繁的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安定类药物,具有非常好的镇静、抗惊厥、肌肉松弛的作用,与硫酸镁联合使用,可以较好的控制患者的抽搐。对于抽搐控制较为困难,虽经上述努力仍然无法有效控制的患者,在临床实践中可以增加冬眠合剂。冬眠类药物能够广泛的抑制神经系统,对患者血压的降低、痉挛的解除、抽搐的控制非常有帮助。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在子痫得到了有效控制或在分娩后仍然昏迷的患者,应当考虑是否是脑部血管发生了意外,应当及早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病情,抓紧时间进行治疗,避免患者出现死亡的情况。
3.4产前子痫的发生,对孕妇及胎儿具有非常严重的影响,并具有极大的危害性该病的发生,以抽搐为主要表现,先是没有自主意识,眼球固定,不能活动,由个别部位的肌肉抽搐发展到全身肌肉抽搐,大约持续一分钟的时间后进入全身松弛及昏迷状态,只有早发现早治疗,对症治疗,根除病因,才能使病情得到控制并防止疾病造成不良的后果。按照子痫发生时间段的不同,子痫可以分为产前子痫、产时子痫、产后子痫。发生在妊娠期的子痫,被称为产前子痫;发生在分娩期的子痫,被称为产时子痫;发生在产后的子痫,被称为产后子痫。无论发生在哪个时期,都能够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后果,在当下,已经成为产科四大死亡原因之一。
3.5剖腹产技术目前发展的已经较为成熟,对发生产前子痫的患者,在具备实施剖腹产手术的条件下实施剖腹产手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出胎儿,使孕妇、胎儿尽快的脱离危险境地,减轻严重的病情对孕妇的威胁,尽早使母体的健康得到恢复;同时能使血中儿茶酚氨的水平及血压降低,胎盘绒毛间血容量增加,因而在当前的临床治疗实践中,对产前子痫患者实施剖腹产是非常必要的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68.
[2]张多加.产前子痫43例临床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9(8):1047.
[3]董岳.妊高征性心脏病的诊断和防治.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7):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