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00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施行以来,我国建设工程招标工作逐渐走向成熟,目前建设市场招标工作中应用最广的两种评标办法就是“综合评议法”和“最低价评标法”。本文就建筑工程招标中的综合评标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标评标,综合评议法 一、综合评议法的定义 综合评议法,是对价格、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法案)、项目经理的资历和业绩、质量、工期、信誉和业绩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从而确定中标人的评价定标办法。它是适用最广泛的评标定标办法,各地通常都采用这种办法。 综合评议法需要综合考虑投标文件的各项内容是否同招标文件所要求的各项文件、资料和技术要求相一致。不仅要对价格因素进行评议,而且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对其他因素进行评议。一般考虑的因素有:标价、施工方案、质量、工期、信誉和业绩。 二、综合评议法的应用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之前,我国一般采用“综合评议法”进行评标。虽然我国建筑市场招投标机制在不断的向国际市场靠拢,但是由于我国建筑企业良莠不齐,各企业之间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水平上有很大的差距。因而,在大型建设工程或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的工程还是广泛使用“综合评议法”。典型的有水利工程、石化建设工程等等。 2、工程评标原则和综合评议法评标流程一般根据国家及各省市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一般如下: (1)评标原则:遵循公平、公正、竞争、科学合理、择优的原则。在各投标单位在场的情况下当众开标。对投标人的投标报价及其合理性、经验和业绩、信誉、履约能力、施工组织设计、投入工程的人员和设备情况及财务状况等进行综合评比。 (2)评审组织:评标工作由评标委员会负责,评标委员会由评议专家和招标单位人员共同组成,共计7人,其中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1名、秘书1名。评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以个人名义,不代表各自的单位或组织,评标活动由主任委员主持,全体评委权利均等。评标委员本着公平、公正、合理原则,认真审阅标书,每个评委以记名投票的形式对每个投标单位的投标文件打分。不记名或单项打分超出规定分数上、下限的投票均为无效票。 (3)评标流程:①召开评标委员会及评标工作人员会议,宣布评标纪律和有关注意事项;②评标委员会成员集中阅读投标文件,审查研究投标文件的内容,并提出质疑问题;③评标委员会可组织评审会,分析比较各投标人的投标文件,汇总评标委员提出的需要且允许投标人澄清的问题。投标人收到评标委员会要求澄清的补充通知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用书面形式进行答复;④评标委员会成员根据对投标文件及投标人的澄清补正文件的分析研究,独立进行评审打分;⑤评标委员会根据评审打分结果,按得分从高低顺序对投标人进行排序,向招标人推荐两个中标候选人。 3、在现实中应用的“综合评议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定性综合评议法,二是定量综合评议法。 (1)定性综合评议法,由评标人对工程的各项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经过评议后选择其中被大多数评标组织成员认为各项条件比较优良的投标人为中标候选人。但这种方法,评议标准弹性较很,衡量的尺度不具体,各评委对同一投标人的理解可能会相差很远,造成评标意见分歧悬殊,往往难以实现统一,会使定标决策左右为难,因而,现今已很少采用。 (2)定量综合评议法,又称百分制计分评议法。通常的做法是,事先在招标文件或评议定标办法中将评标的内容进行分类,形成若干评价因素,并确定各项评价因素的在百分之内所占的比例和评分标准值,开标后由评标组织中的每位成员按照评分原则,采用无记名方式打分,最后统计投标人得分,得分最高者或次高者为中标人。 在大型复杂施工项目中,采用定量综合评议法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 ①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确定评标指标:工程的报价通常是评标时最重要的,因为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是企业的目的。但为了减少风险,获得理想中的产品,通常会对施工单位的企业信誉、管理水平、施工队伍能力的强弱、相关经验、工期等同时进行考察。 ②合理量化评标目标:有些评标目标是定性的、笼统的、如企业信誉等,评标时要将指标量化; ③确定评标目标的相对权重:项目的质量、工期、价格对立统一于工程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中,各评标、定标目标不同对不同的工程项目或招标人在选择施工承包单位时的影响度是不同的。对具体的工程项目,招标人对各目标的期望值是不同的,在评标时分别对这些目标赋予不同的权重,以反映招标人对该目标的重要程度; ④用单个评标目标对投标单位进行初选:即要求投标人必须满足所评议目标的最低要求,否则予以剔除,不再参加下一步综合评定; ⑤综合议定:经初选后,即可对未剔除的投标单位进行多指标综合评定,对各指标进行打分,加权计算总分即得“综合评定值”; ⑥评标指标的权重、量化办法、评分标准及评分值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慎重研究确定,评分值应取各评委评分的算术平均值,避免评标过程中的个人偏见行为。 (3)举例说明:四川某水电站、标底为13000万元,工期限制30个月。在实际招标过程中,招标人为了评标更直观,规定满分为100分,各项因素的标准分等于各因素的权值乘以100分。评标人员直接在各项因素的标准分范围内打分,最后总得分为各项因素的得分值之和。 1、商务评审(满分60分) 1.1符合性评审F1(3分) 1.2投标总报价分F2(45分) 评标核准价A以标底A1和各项有效投标报价P的算术评均值A2计算,评标核准价:A=0.5A1+0.5A2。 总报价得分: 当P>1.05A时:F2=45-5×45×(P-1.05A)/A 当0.95≤P≤1.05A时:F2=45 当P<0.95A时:F2=45-3×45×(0.95A-P)/A 1.3报价平衡性评价F3(10分) 为防止不平衡报价,对工程5大项内容进行有评价,每项满分2分,共10分。转贴于 中国鸣网论文 1.4财务状况F4(2分) 2、技术评审(40分) 2.1投标人的资信、业绩及类似工程经验F5(7分) 2.2投标人投入项目经理及技术负责人的经历F6(3分) 2.3重要设备投入情况F7(7分) 2.4施工组织设计F8(27分) 3、综合评审 评标委员会对商务评审、技术评审结果进行综合评审计分。 投标人总得分:F=F1+F2+F3+F4+F5+F6+F7+F8 (4)定标原则,得分最高者为第一中标候选人,如果最高得分者因故弃标,得分第二名者为第一中标候选人,依次类推。如果出现最高得分并列的单位,由评标委员复查后,通过投票或举手表决的方法,确定推荐的中标人。 三、综合评议法的优点、缺点及注意事项 1、优点 (1)与我国目前的建设市场环境基本相适应,因而被广泛地接受和选用; (2)与我国目前施工企业的资质制度相适应; (3)这种方法能够择优选取综合实力较强、投标报价较合理的投标人为中标单位。 2、缺点 (1)由于企业资质、业绩、信誉、财务状况等因素参与量化计分、诱导市场挂靠行为的发生,导致围标和串标行为屡禁不止,严重地扰乱建筑市场秩序; (2)评分普遍以投标人的投标报价为主,并不是企业竞争力真实体现; (3)评标量化计分时存在过多的人为因素,存在暗箱操作,缺少公平性。 3、注意事项 (1)评标因素量化工作要深入细致,避免因依据性不强而造成随意性; (2)在数据统计办法上一定要去掉极值以消除个别偏向行为发生; (3)坚持符合性检查及商务、技术参数、价格的评定步骤,即对满足招标文件要求的进行评分,不能将精力倾注在最后评分上,顾小失大。 四、结束语 任何一个评标办法都有它的优缺点,需针对具体的工程项目具体制定,参照类似项目发扬其优点,合理的避免缺点,只有不断的改革创新才能促进招投标制度的完善化,从而有效保护招投标双方的利益,使得建设市场能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宁.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程式与践行.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2]陈艳民蒋炜.关于建设工程施工招标评标办法的探讨.石油商技,2003,21(1):27-29. [3]钟鸣辉.水利工程施工招标评标办法探讨.水利水电科技进展,1999,19(6):53-55. [4]黄杰文.浅述综合评标法与最低价评标法的利弊.山西建筑,2007,33(10):263-264. |